包公镇:小龙虾带动扶贫大产业
3月12日,在肥东县包公镇大许贫困村三期扶贫产业园内,连栋的温室大棚内,整齐划一的养虾内,小龙虾正慵懒地爬行吃食。建档立卡贫困户许克伦正在忙着在大棚内投喂虾食。该基地负责人崔二文正兴高采烈带领客商参观讲解。
“我们这里的温室大棚虾肉质干净,肥厚,由于大棚内干净,没有泥土,虾身干净,易于清洁。大棚内温度高,大棚虾可以天天出来吃食,不存在冬眠,所以进过一冬,依然肉质肥厚,不像稻田中,经过冬眠,靠分解身体机能维持生活,身上都是壳。”崔二文说到。听崔二文自己介绍,现在龙虾还没有上市,客商们都在争抢订单,市场不愁销路,一斤就将近35元还供不应求。
在该基地,大许扶贫产业园驻村扶贫队队长,该社区第一书记徐磊正在基地查看可有啥需求,为了支持基地壮大发展。该社区每年大棚租金仅收取7万多元。社区还积极为基地建设泵站,节水管网,方便虾池进水、出水,修建水泥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优营商环境,促进企业不断壮大。
建档立卡贫困户许克伦是地地道道大许本地人,由于患有冠心病,身体一直不好,一干事就发喘,出门打工重体力活干不了。两个孩子在上学,家里仅仅依靠种地微薄收入难以为继,再加上常年吃药看病,许克伦家背上沉重债务负担。
2014年,经过许克伦本人申请,社区组织群众代表评议、公示无异议后,许克伦家被正式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许克伦看病住院享受健康脱贫“351”和“180”兜底保障,吃药住院几乎不花钱。两个女儿上学享受教育扶贫资金补助。为了提高许克伦家庭收入,大许社区安排公益性岗位保洁员让许克伦妻子李存姐干,扫扫大许社区村庄内水泥路。全家人享受扶贫产业园集体资产股份分红,许克伦被安排到基地从事技术员工作,负责龙虾日常饲喂管理,一个月将近4000多元工资报酬,他家也很快于2016年成功脱贫。
据大许社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徐磊介绍,该基地龙虾经营良好,已经带动12户扶贫农户进基地务工,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下一步,该基地将不断扩大龙虾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