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安徽好人

商宗年

发布时间:2023-11-02 09:39: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26607

20221228083506_68231.jpg

清明时节雨纷纷。商宗年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离家一里之外的烈士墓前。“这才几个月,草又长那么高了。”商宗年一边说着,一边用镰刀把坟墓周边的杂草割掉。去年冬至来的时候就割过一次荒草,面对这座守护了几十年的烈士墓,72岁的商宗年依然是那么亲切。

烈士墓里长眠的是革命烈士吴长仪。位于肥东县白龙镇青龙厂社区的褚老圩,是当年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所在地,在那个硝烟弥漫的革命岁月里,很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长眠于此,吴长仪也是其中一位。吴长仪,安徽庐江人,1939年,吴长仪跟随所在部队红28军(后改为新四军四支队),奉命开赴肥东县青龙厂开展革命工作,吴长仪时任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排长。在剿灭反动地主李春堂的战斗中,为了营救一个烈火中的孩子,被敌人射杀,时年18岁。

吴长仪的事迹感动了周边乡邻,在那个时代,对逝者最敬仰的方式就是在坟前烧几刀纸钱。为了缅怀英雄,附近的老百姓从街上买来鞭炮、草纸等祭品,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吴长仪的墓前焚烧。“吴长仪是为我们穷人的幸福干革命而献身的,他就是我们农民的好兄弟”。在吴长仪英雄事迹感染和影响下,当地很多群众参加新四军,投入到抗击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革命队伍中。其中就有商宗年的爷爷商家维。我们不但要守护好烈士的墓,还要接过烈士的枪,继承烈士的遗志,投身革命。商家维告诉他的家人。随后商家维参加新四军,并多次参加战斗,为新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于1945年因负伤回到地方。1968年,商宗年光荣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5年兵役,曾任班长、副排长,1973年带病回乡任村干部,从事基层工作34年。

每年清明、春节、冬至,商家维都要带着子孙后代给烈士吴长仪上坟、祭奠。1977年商家维去世后,扫墓的责任就落到了商宗年伯父商得金,父亲商得银肩上。时光荏苒,日月穿梭,随着伯父,父亲的相继离世,守护烈士墓的接力棒传到了商宗年手上,由于自小就跟随祖辈、父辈给烈士上坟,耳濡目染烈士的事迹,商宗年早就把吴长仪烈士当做自己的亲人。至今商宗年依然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祖坟可以不上,烈士的坟一定要上,墓地要守护好,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除了清明扫墓,冬至祭拜,商宗年还经常对烈士墓进行维护修理。“有时下雨过后,我就会扛把锹给墓上添几把土。墓上面长草多了,我们也会经常来给墓除草。”这些年地方党委政府很关心这个烈士墓,地方政府出钱把烈士墓周边砌成水泥墓基,周边铺上黄砖,碑也立上了,现在条件好多了。

从记事起,商宗年就每年几次上坟,祭奠,守护烈士墓。如今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尽管身体不再那么硬朗,但每年上坟祭奠都是雷打不动的。只不过从最近这几年,他每次扫墓都带上他的女儿、女婿。等以后就让他们接他的班,把守护烈士墓的接力棒代代相传下去。

当人们说起这件事时,商宗年说“他当时不是为了穷苦的老百姓过上美好的生活吗?他离开家到这里,最后牺牲在这里,所以我们这代人不能忘记他。”

守卫先烈,不仅是守卫着民族的脊梁,更是守卫着红色血脉赓续不断。岁月改变的是容颜,但不变的是守墓人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是他甘愿守候一辈子的情怀。

上一篇:武建平

下一篇:元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