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播报

一个严重精神障碍特困家庭调查记

发布时间:2015-08-25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267

    我感叹着,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而重复和琐碎中满是好善积德之情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负责管理服务梁园镇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许多人由于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了解甚少,一说到身边或者周围有精神疾病的人,立即退避三舍,躲得远远的。其实,人是一台各个零部件组成的机器,人是吃五谷杂粮的高级动物,我们的躯体可以不可避免的产生疾病,同理,精神上也会由于种种内外在因素导致,出现问题。产生疾病不可怕,不敢正确面对,无知最可怕。快5年了,因为工作需要,我接触过不少精神疾病患者,和他们接触多了,我深切地感受到,精神类疾病患者,作为精神残疾人,他们大概是最弱势的群体,因为世界在他们眼里是颠倒的,灰色的,黑暗的,浑浊的。他们很少时间,感受到春暖花开,因为就在春暖花开之时,也是他们发病率较高的时候,当我们举家踏入春意中,那些精神疾病患者还在承受着疾病的煎熬,他们很少时间感受到阳春白雪,就在我们欣赏着美丽的雪景时,也许他们正在雪地里,像野马一样奔跑。

      我一直和村医交流一种思想,我们带着爱心和感情去工作,去服务那些弱势群体,我们就是在积善积德,我们就是在汇聚一种扶持的力量,我们就是在扩散着一种正能量。还有什么工作,比正需要我们去给予关心和爱的力量的事业,让人充满着价值感和崇高感。

      此时,我想起了,今年3月3日,当我走进梅桥社区一户需要入户调查的严重精神障碍特困家庭,我看到年迈的老人,正用心的一个个做着挂面圆子,我有点不解,家里有两个精神障碍的孩子,老人家还有心思做圆子过节啊,他沉重告诉我,还有一天就是元宵节了,正在接受治疗的孩子在精神病院吵死吵活要回来过节,可是,我们年事高,他发病时,要把他送到医院是多么的难啊,为了哄着他,也为了让孩子病情稳定期间,能感受到一点节日的气氛,我们特地抓紧做一些圆子,炸好送过去,陪他在医院里过个节吧。老人家拳拳父爱随着圆子在碗中的滚动成型,一点点的被融合着。看着家徒四壁,我知道,老人心中的太阳陨落了,儿子曾是国内某知名高校90年代的本科生,曾经,两位老人为儿子的出息,而激动得睡不着觉,但是精神疾病终究击垮了这名高才生,他在病中,还是从打拼过的遥远的广州回到了肥东梁园的小镇上,又像小时候一样,依偎在已经年迈的父母身旁,虽然他发病时,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在吼声中,年迈的父母震颤着苍老的身躯,像两片泛黄的树叶,在风中瑟瑟发抖。

      可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让年迈的父母,依然爱着关心着病中的孩子,1944年出生的父亲,春节前一直在无为建筑工地上烧火做饭,挣一份微薄的工资,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从2000年,孩子得病后,他就外出打工了,为了多挣几个钱,他曾在离家很近的肥东八斗镇的一处工地上连续过了三个春节,给老板看管着施工机械,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在工地上过年,听到四周的鞭炮声,和远处闪闪烁烁的红灯笼,我的心如刀割,我也想家啊,但是孩子的病情,需要很多治疗费用啊!所以能挣几个就抓紧多挣几个吧!”老人难过的说着。

      听着张老汉的所说,我的心情很沉重,我知道,按照他孩子现在的病情,治愈的可能性极低,老人们在跑马望山啊,但是,人啊,还有什么比骨肉亲情更让人愿意付出的呢!孩子虽然还没有治愈,但是老人家愿意为此劳累着,因为他心存希望,而人一旦有了希望的信念支撑,他就会发出惊人的力量。

    张老汉告诉我们,累和苦都不怕,怕的是,他和老伴以后走了,儿子和女儿又怎么办呢?因为,女儿也是因为感情问题,造成精神疾病,一个家庭有两名家庭成员患上这种病,就是两座大山,压在老人的身上,真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当我们还在叹息,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我们其实还算幸运,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而张老汉和他的孩子们却天天都在为了家里能够多一点安宁和舒心而奔波着,当我们穿着漂亮的衣着,走在大街上,我们可曾想到,一名老汉,为了多挣几个工钱,在离家并不遥远的地方,在冰冷的工地上独自孤苦的过年,当我们还在设计着规划着如何让人生更加美好和辉煌时,可曾想到,一名老汉,拖着年迈的身躯,再次走进打工的队伍,一干就是15年,为孩子的病,为家庭的米和,为了活的还有点尊严,而苦苦的劳作着。他没有怨言,因为,他知道一切都是在为自己的孩子操持,他没有向谁求助,因为他一直认为,这是他的家务事,不能麻烦他人和社会,他把自己的开支降低到最低限度,他知道,这样,可以多给孩子买一点药,孩子的病可能好的快一点,家里可能多一点欢愉和笑声

 每天,苍茫的大地上,都有那么多平凡的人正用爱谱写一曲曲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在平凡的世界,奏响着一首首天籁之音。

 善良的人们,让我们分散一点时间和精力来,把关注关心关爱送给那些,最需要我们帮助的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