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经开区燎原社区:非遗剪纸进社区 争当小小传承人
8月5日上午,肥东经开区燎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五彩假日”暑期托管班为平台,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剪纸体验活动。孩子们在指尖的艺术创作中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剪纸这一古老技艺在童趣盎然的氛围中焕发时代生机。
“剪纸,又称刻纸、剪花,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瑰宝……”活动伊始,大学生志愿者杨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剪纸艺术的神秘面纱。从商周时期祭祀用的“镂空雕花”,到唐宋时期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窗花装饰,再到现代艺术中的创新表达,杨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将剪纸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这项非遗技艺跳动的文化脉搏。
理论讲解后,杨老师现场展示了剪纸的“魔法时刻”。只见一张普通红纸在她手中对折翻转,剪刀如游龙般穿梭于纸面。寥寥数剪后,展开的纸张瞬间“变身”——翩跹的蝴蝶、绽放的团花、憨态可掬的生肖图案跃然眼前。“老师的手会变戏法!”孩子们忍不住欢呼,迫不及待地拿起剪刀跃跃欲试。
在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小学员们认真练习折纸、划线、运剪等基础技法。剪刀开合间,童真的想象力在红纸上自由流淌:有的剪出寓意吉祥的“囍”字窗花,有的创作出活灵活现的小鱼戏莲,还有的将现代卡通元素融入传统纹样。活动现场沙沙的剪纸声与清脆的笑声交织,一幅幅稚拙却充满生命力的作品逐渐铺满课桌,宛如一场微型非遗艺术展。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更促进了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下一步,燎原社区将持续以“非遗+”模式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剪纸、泥塑、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家门口的文化课堂”,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生活中绽放异彩,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崔春艳 余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