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小小信访室润物细无声
在古城镇,提起黄沁所在的“信访工作室”,可谓无人不晓,用老百姓的话说,这个工作室是当地矛盾调解的“倾诉站、化解站”、是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的“小诊所”。有一组数字可以作为佐证:仅在上半年,黄沁所在的“信访工作室”,就先后受理矛盾纠纷42起,成功调解41起,下剩1起是来访人咨询法律援助事宜,也被“黄沁信访工作室”作为一项为群众提供服务实例,归档保存,并按照相关程序交由镇司法部门成立的法律援助中心协调解决。由此可见,上半年“信访工作室”总体调处成功率达100%,尤其是针对大费拆违等重点工作,该镇还将“信访工作室”位置前移,有效防止了群体性上访5人次,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1起……
真情对待人民群众,真心化解基层矛盾,真理求解公平正义,真实还原事件本真。黄沁所在的“信访工作室”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全面推进解压法、疗伤法。从正式从事这项工作以来,黄沁这位貌不惊人的基层信访办主任,用实际行动,如春风化雨般为群众送去暖心的一碗鸡汤。空余时间,黄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面对基层复杂的信访业务和各种急难险重突发事件,始终走在最前列。由于深得群众的信赖,辖区的群众在发生矛盾纠纷时都会主动找他咨询、请他调解,他也逐渐成为全镇倾听群众心声的第一人。黄沁对此也感到责任重大。他常讲,作为一名基层信访工作者,只有在调解工作中严格遵守合法、自愿、公平的调解原则,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古城社会稳定和谐,及时把各种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信访要求,并以自己人格魅力、知识素养、缜密思维、严谨公平的处理方式,为百姓提供法律咨询,最大限度的便民、惠民、为群众解心结,才是对自己工作最大的奖赏。
群众诉求无小事,如若处理不及时,极易使事态扩大,激化双方矛盾,甚至转化为刑事案件。因此,做好各类民事纠纷案件的调解工作,对维护一方稳定意义颇为重大。为此,该镇把信访工作纳入综治维稳统一行动中,将工作前移到一线、将问题发现在一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公信力,调顺民心,夯实执政根基。为了在全镇构建了“大信访、大调解、大维稳”工作格局。该镇以“信访工作室”为主阵地,不断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实现资源整合、组织领导、调解功能、办公设施、财力保障的“五到位”,制定了信访接待首问负责制,矛盾排查周报制,限时办结制。建立矛盾隐患预警信息、制定预案、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后续处理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场所服务为“信访工作室”亮起了“绿灯”。多次荣获市、县授予的维稳、信访、防邪教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上一篇:石塘镇: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