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乡风文化“四个新”扮靓美好乡村
发布时间:2013-01-21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672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肥东县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弘扬村落文化,用文化提升乡村品位,丰富乡村内涵,使美好乡村更具特色、更富魅力。
构建文化载体,创造新机制。紧紧围绕“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以“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为主题,该县美好乡村乡风文化建设指导组制定“十个一”工程实施方案,即一段村史、一句村训、一幅村徽、一首村诗、一条长廊、一块广场、一方舞台、一支队伍、一批作品、一群好人。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构建文化载体,突出文化惠民,注重嫁接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将包公文化、红色文化、村落文化等融入美好乡村建设中,着力打造一批文化名村,为“打造美好新农村、建设幸福新家园”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截至目前,肥东县所有中心村的村诗已经撰写完毕,即将汇编成册,集中印发。成立文艺团体,引领新风尚。为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成果,组建美好乡村建设文化艺术团,旨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入乡村宣传美好乡村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创作更多更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特色鲜明,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更加接近地气的文艺作品,将道德风尚、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等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儿融入作品中,打造精品,服务群众,以文化育人。同时,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对每个村的文化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充分利用农民广场等活动场所,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自办文化,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将分散的文艺爱好者聚零为整,成立相应的文艺团体,如舞蹈队、腰鼓队、器乐队、铜管乐队、乡剧团等,变自娱自乐为向农民服务。营造浓厚氛围,激发新活力。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县美好乡村建设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制作《美好乡村宣传片》下发至各乡镇、村及相关成员单位,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工作指南。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已经在市级以上媒体共报道肥东美好乡村建设23篇。
与此同时,打造文化名村,注入新元素。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该县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按照“立足当前、适度超前”的原则和“修缮古民居、保护古村落、发展乡村游、延伸产业链、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思路编制完成了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文本。还把保护环境与美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提出了保古建筑、保古道、保古树的原则。将中心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彰显地域文化风格和文化特色。如长临河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对千年古街进行仿古修复和改造,使一派古朴、俊美的风情跃然眼前,在去年的国庆黄金周中,尚在改造中的古街,便引来数万游客参观。
构建文化载体,创造新机制。紧紧围绕“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以“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为主题,该县美好乡村乡风文化建设指导组制定“十个一”工程实施方案,即一段村史、一句村训、一幅村徽、一首村诗、一条长廊、一块广场、一方舞台、一支队伍、一批作品、一群好人。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构建文化载体,突出文化惠民,注重嫁接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将包公文化、红色文化、村落文化等融入美好乡村建设中,着力打造一批文化名村,为“打造美好新农村、建设幸福新家园”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截至目前,肥东县所有中心村的村诗已经撰写完毕,即将汇编成册,集中印发。成立文艺团体,引领新风尚。为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成果,组建美好乡村建设文化艺术团,旨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入乡村宣传美好乡村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创作更多更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特色鲜明,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更加接近地气的文艺作品,将道德风尚、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等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儿融入作品中,打造精品,服务群众,以文化育人。同时,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对每个村的文化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充分利用农民广场等活动场所,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自办文化,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将分散的文艺爱好者聚零为整,成立相应的文艺团体,如舞蹈队、腰鼓队、器乐队、铜管乐队、乡剧团等,变自娱自乐为向农民服务。营造浓厚氛围,激发新活力。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县美好乡村建设行动指挥部办公室制作《美好乡村宣传片》下发至各乡镇、村及相关成员单位,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工作指南。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已经在市级以上媒体共报道肥东美好乡村建设23篇。
与此同时,打造文化名村,注入新元素。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该县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按照“立足当前、适度超前”的原则和“修缮古民居、保护古村落、发展乡村游、延伸产业链、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思路编制完成了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文本。还把保护环境与美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提出了保古建筑、保古道、保古树的原则。将中心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彰显地域文化风格和文化特色。如长临河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对千年古街进行仿古修复和改造,使一派古朴、俊美的风情跃然眼前,在去年的国庆黄金周中,尚在改造中的古街,便引来数万游客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