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要闻

肥东县中小学生讲包公故事大赛初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8-12-25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237

为官清廉、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包公,代表着正义之神的化身,作为包公故里的肥东人对包公有着刻骨铭心的感情,千百年来在这块清风热土上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有关包公清廉的故事,通过“讲包公故事”这个充满本土文化自信和地理自豪感的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倡导清廉文化,挖掘肥东人文精神,促进肥东文化自信,在全县上下营造出一种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发展氛围。

肥东县举办首届中小学生讲包公故事大赛活动,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吸引了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截止12月22日,活动的初赛环节已经全部完成,在为期3天的时间内,来自全县50多所中小学校,共183组节目参加了初赛。比赛中,近二百名中小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结合朗诵、快板、相声、情景剧、说唱、评书、戏曲等多种方式,有的将流传千年的《包公不持一砚归》《包公审石头》、《包公断牛舌案》、《包公铡包勉》、《包公审驴案》等包公故事生动精彩地演绎出来,有的联系当下老百姓关心的拆迁事件、项目招投标等现实中诱惑人们的权利、金钱、欲望精心编排后搬上了舞台,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包拯铁面无私、清正廉洁的高洁品性以及时代对包公精神的召唤。选手们纷纷引经据典,讲述包公自身故事,与包公有关的人、事、物以及衍生的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演绎下,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发人深省,有的耐人寻味。演到高潮之处,更是引得台下观众掌声阵阵。

“我非常喜欢听包公的故事,他很伟大,做了许多为民伸冤的好事,包公这种清廉的精神我以后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参加讲故事比赛,把包公精神传扬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跟随大姑一起来现场听故事的肥东县育红小学三年级学生宣蕊洁说。

“通过参加这个活动,首先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心;其次,增加了我课外知识面,激发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今后步入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多为肥东做贡献,也希望全社会都能来学习包公精神,我相信随着这种精神的流传,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肥东县圣泉中学七年级的参赛选手张勇说。

“包公是咱肥东人,作为包公的同乡,我们首先是倍感自豪,传承包公精神更是义不容辞,孩子们参加这样的活动,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从小接受了包公精神的洗礼,相信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一定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我希望今后这种活动可以进机关、进社区、进单位等让更多人来学习,真正在肥东县让这种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肥东众兴中学领队王炳说道。

“虽然,我今年已经上了高二,文化课的学习任务很紧张,但是无论是我的家长,还是我的老师、同学都支持我来参加这个活动,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自己从准备到上舞台演出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感觉收获很多,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成长,希望通过我的演讲可以让更多人能感受包公的《两袖清风 一身正气》,然后也希望当代的中学生不要只读书、读死书,要多参加一些活动,从各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做好将来走上社会的准备。”肥东二中高二年级的刘婷这样说道。

“我相信此次比赛一定会给每个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无论未来从事哪种职业,他们都会记住清正廉洁的深刻内涵。”作为此次大赛评委之一,肥东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宣传部部长童冬梅童冬梅表示,本次活动将廉洁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廉政教育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广大青少年从小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成为廉政文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清正廉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近年来,为更好地汲取先贤精华、仰望廉者风范、弘扬传统文化,肥东专门成立了“包公廉政文化研究会”,将刚正不阿、一生清廉、孝顺父母的包公精神发扬光大,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次讲包公故事比赛,让每一个孩子深入学习包公文化,逐步了解包公精神的实质,让包公形象深深扎根在每个莘莘学子心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

据了解,本次活动的决赛及颁奖典礼将2019年1月3日进行。决赛将选出一等奖每组各两名,二等奖每组各四名,三等奖每组各八名,以及优秀奖若干。其中最高奖金为1000元现金和价值1000元的奖品,此外,每位获奖选手都将获得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