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伊长春

发布时间:2018-12-28 09:55:16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49071

退伍不改军人本色数次勇救他人

第五届肥东县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伊长春,男,肥东县八斗镇花张社区人。在面对他人遇险时,在面临生命需要救助时,他毫无畏惧,大义凛然的精神感动着大家,温暖着社会。

回想起2017年1月1日那天的惊险一幕,仍然让人心有余悸。当时伊长春像往常一样,开着车从合肥往家赶,在经过范同路双庙附近时,突然看见一辆面包车不受控制,摇摆了几次后,一头扎进了路边的水塘里。巨大的落水声过后,面包车逐渐下沉,他立马意识到,车内人员有危险。此时,他已经驶离失事车辆七八十米远。他迅速下车,跑向失事车辆的水塘,边跑边脱衣服,准备下水救人。尽管是在寒冷的冬季,尽管对水塘下的情况不了解,但他仍用最快的速度跳下水塘,游向失事车辆。跳下水后,他发现水塘十分的深,双脚够不到塘底,对救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看到下沉的面包车,想到车内的被困者,伊长春没有回头,义无反顾地向面包车游去。

伊长春游到驾驶座门外,使劲拉扯车门,但是车内外压强不同,车门难以打开。只能等到水浸入车内一定程度后才能将门打开。在用尽全力将驾驶座车门掰开,救出驾驶员后,伊长春立即问到,“后面还有人吗?里面有没有孩子?”驾驶员在受到惊吓后,说不出话。伊长春无法判断车内是否还有人,他将驾驶员交给过来帮忙的附近垂钓者后,又潜入水下去拉后车门。塘面上只能看到面包车的小半截车尾,这时驾驶员略有清醒,说副驾驶座的舅舅还在车里面。危急时刻,时间就是生命。伊长春在救出驾驶员的时候已经耗去了大量体力,但是在知道还有一位被困者在副驾驶室时,再次折返到前车门。而副驾驶上的老人在车辆冲进水时的惯性下,意识开始涣散,双手下意识中紧紧地抓住副驾驶的椅背。伊长春只能将老人的手指从椅背上一个个抠下来,过程中老人与他发生拉扯,导致伊长春的体力更加迅速的消耗,在奋力将老人托举出水面后,他立马安慰老人已经脱险,并拽住老人的衣领让老人不要再拉扯。伊长春将老人带到岸边后,在周边群众的帮助下爬上了岸。当湿漉漉的伊长春上岸后,在场的人都对他的义举表示称赞。因为舅甥俩的家就在附近,伊长春又将两人送回了家中。

伊长春是肥东八斗镇花张社区人,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八斗从事水产养殖和贩卖。纵使已经离开部队多年,但他仍然保留着身为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他人生命受到威胁的危机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

事后也有人问伊长春,当时怎么就那么冲动跳下去救人呢,就不怕自己也会发生意外吗?他说:“在面对一条鲜活的生命即将消失时,奋不顾身是源于我自己内心的本能,是源于从小的教育,也是源于自己当兵时就一直保留的责任感。”

这已经是伊长春第三次救助溺水者。第一次是在伊长春当兵时,在询问的过程中,他说他已经记不得是在哪一年了,但是他一直记得将溺水者救出时的那种喜悦感和成就感;第二次是六七年前,伊长春在杨店乡遇到同样的车辆落水事故,同样是在冬季,最后将落水车辆的驾驶员救出。他表示无论是第几次遇到溺水者,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

面对突发事故,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跳入冰冷刺骨的湖水中救人。他的这样一种行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舍身取义的大爱精神,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农民群众“淳朴善良、勇敢正义、无私无畏”的大爱精神。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他的精神和境界,却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是一种刚强正直的品质和高尚情操,是一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所体现的品德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的新一代必须弘扬的精神。

上一篇:李国煌

下一篇:陈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