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第七届“十佳少先队员”蔡心海
发布时间:2012-10-10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2256
在安徽的一个小县城,有一个男孩,稚嫩的脸上还没有褪去丝丝怯意,眉宇间又透出点点坚定。在家里,他是个听话懂事、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个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好学生;在社会,他是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担当的好少年……他,就是肥东县第三中学七(二)班的班长——蔡心海
或许,他是个普通的孩子。母亲从婚后至今身体一直欠佳,不能进行正常的家务工作,就连生活有时也难以自理。很小的时候,他就跟在父亲身后学做家务,父亲不在家时,他照顾母亲、料理家务、还要用功学习。他的母亲总是对他充满深深的自责,此时,他总是亮出“刚刚的”的成绩让母亲破“愁”为笑。近几年,蔡心海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住院成了家常便饭。他的父亲是一名广告业务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很难腾出空余时间去医院照顾他的母亲,于是医院的病房里经常出现他的身影。换药、收拾床铺,许多琐碎的事情都由十几岁的他来做。尽管如此,他也丝毫没有落下学业。好不容易抽得空,他一定会捧出课本细细研读。说起他,医院的医生护士和其他病人都赞不绝口,一个劲儿地夸心海妈妈有个孝顺、懂事的好儿子。
抑或许,他是个优秀的学生。走在校园里,看到掉落在地的垃圾,他会随手捡起;看到同学争吵,他会上前调解;见到老师,不论是不是自己的授课老师,他总会上前礼貌地叫一声“老师好!”。作为一个班干部,他始终恪尽职守地做着老师们的得力助手。每到周末,对于学校开展的环境卫生检查,他早早地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责任到人,分片包干,俨然成了真正的“班主任”。有一次,班里组织“我看家乡新变化”活动,出发前班主任担心学生在来回的路上可能会出现纪律问题,但学生们在心海的安排下早已以小组为单位,有序地开始了活动。同行的老师情不自禁地说:“在心海的班级工作就是那么轻松!”
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酷爱书法。定期的培训,让他在每次的书画比赛中,总是当之无愧地获得一等奖。他热爱舞蹈,多次获邀参加县艺术节,还是合肥市艺术大赛的少儿舞蹈一等奖。他喜爱播音主持,从三年级起就独自一人背起书包到合肥电台求学,成绩优异,还多次受邀担任合肥电台的客串主持人。于是,合肥市每年的普通话大赛前几名中,他总是赫赫有名;县、市举办的演讲比赛,他总是包揽一、二等奖……他最爱音乐。学习音乐的学费用总是很高,心海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仅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最初他提出学画画时受到父母的一直反对,但他的坚持最终打动了他们。他说:“金钱不会是我去往梦想之境的绊脚石。家里没钱,我拣废品也要闯出条路!”从幼儿园至今,这么多年的持之以恒,心海的简笔画、水粉画,素描画都画得栩栩如生。省级的比赛里也少不了他的身影;才艺,让心海成了“尖尖小荷”。
对于社会,心海也有着自己的贡献。
——他关爱邻里。小区里有个老婆婆,因为子女在外地工作,加之又孤身一人生活不便,心海得知后,将住在附近的本班同学组织起来,成立了“爱老助小分队”,轮流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他热心公益事业。每年的普通话推广周到来之际,心海总是带领“消灭错别字小分队”成员出现在店埠的大街小巷,忙碌并快乐地工作着;周末有空时,店埠繁荣的和平广场,总能看到心海带领环保小组在拾捡垃圾、清理“牛皮癣”……
——他关注留守孩子。在得知自己的谭海美的先进事迹后,心海也开始关注起留守的孩子们来。为了让这些同学不再孤单不再寂寞,他在自己家里开办“留守孩子之家”。将这些缺乏亲情和关爱的孩子们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学习一帮一”、“普通话培训班”等定期活动,让同伴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品尝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曾经的县三好学生,现在校十佳。蔡心海犹如无数盛开中的春花一朵,正以他的孝心、敬心、爱心,为和谐的社会大家庭献上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特有的芬芳。这朵花,正愈开愈艳,愈开愈灿烂!
或许,他是个普通的孩子。母亲从婚后至今身体一直欠佳,不能进行正常的家务工作,就连生活有时也难以自理。很小的时候,他就跟在父亲身后学做家务,父亲不在家时,他照顾母亲、料理家务、还要用功学习。他的母亲总是对他充满深深的自责,此时,他总是亮出“刚刚的”的成绩让母亲破“愁”为笑。近几年,蔡心海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住院成了家常便饭。他的父亲是一名广告业务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很难腾出空余时间去医院照顾他的母亲,于是医院的病房里经常出现他的身影。换药、收拾床铺,许多琐碎的事情都由十几岁的他来做。尽管如此,他也丝毫没有落下学业。好不容易抽得空,他一定会捧出课本细细研读。说起他,医院的医生护士和其他病人都赞不绝口,一个劲儿地夸心海妈妈有个孝顺、懂事的好儿子。
抑或许,他是个优秀的学生。走在校园里,看到掉落在地的垃圾,他会随手捡起;看到同学争吵,他会上前调解;见到老师,不论是不是自己的授课老师,他总会上前礼貌地叫一声“老师好!”。作为一个班干部,他始终恪尽职守地做着老师们的得力助手。每到周末,对于学校开展的环境卫生检查,他早早地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责任到人,分片包干,俨然成了真正的“班主任”。有一次,班里组织“我看家乡新变化”活动,出发前班主任担心学生在来回的路上可能会出现纪律问题,但学生们在心海的安排下早已以小组为单位,有序地开始了活动。同行的老师情不自禁地说:“在心海的班级工作就是那么轻松!”
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酷爱书法。定期的培训,让他在每次的书画比赛中,总是当之无愧地获得一等奖。他热爱舞蹈,多次获邀参加县艺术节,还是合肥市艺术大赛的少儿舞蹈一等奖。他喜爱播音主持,从三年级起就独自一人背起书包到合肥电台求学,成绩优异,还多次受邀担任合肥电台的客串主持人。于是,合肥市每年的普通话大赛前几名中,他总是赫赫有名;县、市举办的演讲比赛,他总是包揽一、二等奖……他最爱音乐。学习音乐的学费用总是很高,心海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仅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最初他提出学画画时受到父母的一直反对,但他的坚持最终打动了他们。他说:“金钱不会是我去往梦想之境的绊脚石。家里没钱,我拣废品也要闯出条路!”从幼儿园至今,这么多年的持之以恒,心海的简笔画、水粉画,素描画都画得栩栩如生。省级的比赛里也少不了他的身影;才艺,让心海成了“尖尖小荷”。
对于社会,心海也有着自己的贡献。
——他关爱邻里。小区里有个老婆婆,因为子女在外地工作,加之又孤身一人生活不便,心海得知后,将住在附近的本班同学组织起来,成立了“爱老助小分队”,轮流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他热心公益事业。每年的普通话推广周到来之际,心海总是带领“消灭错别字小分队”成员出现在店埠的大街小巷,忙碌并快乐地工作着;周末有空时,店埠繁荣的和平广场,总能看到心海带领环保小组在拾捡垃圾、清理“牛皮癣”……
——他关注留守孩子。在得知自己的谭海美的先进事迹后,心海也开始关注起留守的孩子们来。为了让这些同学不再孤单不再寂寞,他在自己家里开办“留守孩子之家”。将这些缺乏亲情和关爱的孩子们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学习一帮一”、“普通话培训班”等定期活动,让同伴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品尝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曾经的县三好学生,现在校十佳。蔡心海犹如无数盛开中的春花一朵,正以他的孝心、敬心、爱心,为和谐的社会大家庭献上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特有的芬芳。这朵花,正愈开愈艳,愈开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