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安徽好人

薛中兵

发布时间:2020-08-10 16:28:42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56183

从小就家境贫寒的他,养成了坚毅、果敢的品格。1998年,当他从电视中看到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史诗般的抗洪抢险事迹后,就立志要成为英雄队伍中的一员。当年他就瞒着家人,偷偷地报名参加入伍体检,并顺利获得通过。当他把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父母时,父亲迟疑了,母亲流泪了。作为家中“幺儿”的他既是家中顶梁柱,也是父母的开心果。但开明的父亲母亲知道儿子的志向,依依不舍地送他踏上了从戎的列车,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

在部队,他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很快成为部队屈指可数的“四会教员”。他对党忠诚,热爱部队,在部队一干就是12年。先后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两次被评为“优秀学雷锋标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11年4月,他转业回到地方。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广西南宁的一名防暴队员,并担任中队长职务,多次出色完成当地重大安保任务。2019年7月,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回到了肥东县张集乡,成为该乡水利站的一名代理站长。

从事水利工作以来,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自学了土地测绘和气象知识。不到3个月时间就胜任了本职工作。他吃苦耐劳,对工作一丝不苟。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建设,都在户外,交通不便,他就用双脚丈量张集乡的每一寸良田、每一米沟渠河道,有的时候忙得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有一次,一个施工员埋的排水管道不符合要求,被他发现后,当场要求其改正,并对其严肃批评。有人好心劝他,没有必要这么认真,太得罪人。他总是说,我现在施工的时候认真点,就是为了以后老百姓少受损失,也是为了施工方能顺利通过工程验收,也是为了维护施工方的利益。作为乡里的水利站代里站长,他常常自嘲自己要有“杞人忧天”的精神,长期不下雨,他担心群众无水播种;水太多,他又怕洪涝灾害。


2020年六月份以来,张集乡连续不断的降雨,使张集乡多处受灾。薛中兵再次发挥了他那“杞人忧天”的精神,四处疏浚河道、清理杂草,排除危险隐患。


7月18日,暴雨仍未停止,当他巡查到张集乡薛桥社区、刘桥社区时发现河道和水库水位不断上涨,迅速向乡级领导汇报可能会出现的险情。乡政府主要领导相当重视,立即开始调度相关人员把守河道,入村入户查看险情。薛中兵此时被领导安排在了该乡地势较低、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薛桥社区。当晚他驻守社区,雨却越下越大,刚刚吃完工作餐的他又马不停蹄地开车巡查险情。

19日凌晨5时,多个村(社区)汛情告急,农田被淹面积达2千余亩,多处房屋泡在水中,薛桥社区小张组几乎全部被淹,平均水深达1米,水位最高处已达胸口,对村民的安全造成重大影响。薛中兵同志看到险情毫不退缩,从早上5点多开始救援转移被困群众。他一趟趟拉着小船,载着群众转移到无水地区。在齐腰的水中行走十分吃力,由于看不见水下情况,脚也总是被磕磕碰碰,疼得他龇牙咧嘴。

一直到下午2点多,连续在水中救援8个多小时的他才吃上当天的第一口饭,此时的他脱去了鞋子休息,他的双脚已被水泡得发白发皱,脚趾和脚面也已经磨破,全身潮湿被冻得瑟瑟发抖。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轻伤不下火线,除了吃饭和简单的休息一会,其余的时间他一直泡在水里转移群众。“虽然退役了,但我还是军人,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的职责。”薛忠兵说。

经过薛中兵和救援队伍全天不间断的奋战,19日下午6点薛桥社区196名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即使群众全部转移出来,但洪水未退,整个村庄仍然泡在水中,战斗还在继续。

为使群众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薛中兵没有时间去休息,他又返回到被洪水淹没的村庄深处,进入群众家里,帮他们把粮食、种子、电器等物品搬到桌子上。一次次的入户,无数次的弯腰,他就这样一直忙碌着,只为能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群众再多干一点事、多帮一点忙。当天他一直帮运忙碌到晚上1点。晚上睡了一小会,20日清晨又起来接着干活,直到下午将群众家中重点财产全部转移完毕,他才得以休息。


从18号到20号,他已经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昼夜。他累得直不起腰,腿也在轻微的颤抖,浑身肌肉酸疼,但他却仍在坚持。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色彩”!同样参与救援的干部不由地发出感叹:“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什么都冲在最前面,我们不敢去的地方他们敢去,我们干不了的他们能干,不愧是军人!”

薛中兵同志用行动书写了基层党员的情怀,挺起了退役军人的脊梁,展示了退役军人的风采。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爱岗敬业,就是他人生的座右铭。当选2020年7月安徽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