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
近年来,肥东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实行合力攻坚、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大力实施“五化工程”,创新“两大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各项短板,农村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肥东县切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全县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截至6月底,全县打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县级示范点68个,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128个,11个村获评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行政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率达95%以上,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肥东县紧紧围绕“人居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总目标,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2013年至今,该县共投入资金8.5亿元完成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99个,其中省级达66个,市级达33个,同时完成16个乡镇驻地建成区环境整治任务。2018年,该县荣获“安徽省2016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目前已完成2019年度12个省级中心村、17个市级中心村建设,现等待省、市验收。2020年度13个省级中心村建设目前已完成进度70%、11个市级中心村建设进度50%。
坚持分类指导,因时因地制宜。打造南部“四镇四区”示范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环卫保洁等高对接、一体化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在中北部14个乡镇,进行村庄布点规划,做大做强中心村,提升中心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配套水平。对照“五清一改”部署要求,全面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做好对近年来已整治过自然村庄的巩固提升,加快推进2020年80个整治任务村和35个县级重点整治示范点,12个省级重点示范村、示范村建设,确保顺利通过省市验收。适时开展集中整治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净化、亮化、硬化、绿化、美化整体水平。
坚持项目带动,加大资金投入。从影响制约农村发展和环境面貌的重点难点问题入手,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整合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推进污水管网问题全面整改,加强黑臭水体的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精准施策,加快落实整改,尽快完成整改销号工作。加强在地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成活率。加快美丽乡村、农村改水、改厕、村庄入户道路、污水整治等工程建设,尽快建立改厕长效管护体系,提高群众满意度。
坚持上下联动,突出群众参与。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构建“部门推动、乡村联动、群众互动”齐抓共管大格局。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和县直部门的积极性。整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扶贫项目等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鼓励乡镇在完成环境整治“规定动作”基础上,开展“自选动作”,彰显当地特色。压实责任,建立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包联人居环境整治点制度,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另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让群众看到环境整治变化、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崇尚鼓励乡贤、成功人士积极捐资、捐款、捐工等,设立“环境整治光荣榜”、功名碑等,开展“文明家庭户”“美丽庭院”等系列评选活动,让群众深度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做到环境整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成果由群众共享。(罗祥勇 王凤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