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合肥好人

徐金山

发布时间:2020-12-09 08:53:04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29556

凡中见真情爱心撑起一大家

人物简介:徐金山,男,55岁,农民,肥东县陈集镇山头社区车杨组居民,现任社区保洁员。2020年10月当选孝老爱亲类“合肥好人”。


事迹简介:徐金山因父母去世早,一直和残疾的弟弟一起生活,后来遇到还带着个小男孩的妻子,他们艰难地组建了家庭。几年后,他和妻子又帮弟弟领养一个女孩,这个本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很温暖。2010年妻子突发脑溢血做开颅手术后,卧床不起,他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和残疾的弟弟,视继子和侄女为亲生儿女,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一个艰难却温暖的大家庭。他的爱心感动了亲戚和乡邻,每当提到他时,无不同情和称赞。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深情地说:“金山真是个大好人啊!”他今年成功入选为肥东县第六届孝老爱亲类道德模范。

难组建家庭却遭飞来横祸

徐金山的父母去世比较早,家徒四壁,一直没有成家。1988年,他遇到了带着一个小男孩的王传方,两人组建了小家庭,妻子王传方未嫌弃他家境贫寒,他也不介意妻子有过一段婚姻。为了更好的生活,徐金山与妻子一起到江苏沭阳打工,小两口本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们的家庭生活蒸蒸日上时,2010年的一天,妻子突然倒下了,不省人事。徐金山立即安排妻子入院治疗。此时他手头拮据,于是他八方低头借钱,妻子在江苏沭阳县医院实施了开颅手术,前前后后治病花费了十几万元,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手术后的王传方虽然捡回一条命,但她再也没法站起来。出院后,徐金山把妻子带回肥东老家。他每天为妻子擦洗身子、梳头洗脸、按摩搓脚、端屎接尿……换洗衣服,妻子完全不能动弹,躺久了就会不舒服,每隔半个小时徐金山就为她翻一次身。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年,在他的精心护理下,妻子身体比以前好转多了。家庭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越挫越勇。周围的群众看在眼里,每次提到徐金山都是唏嘘不已,同情他的遭遇,他反而笑着说:“我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她照料好,把家扛起来,谁让我是大老爷们,养家天经地义。”在徐金山看来,只要妻子、儿子、弟弟在一起就是一个家,只要自己还能照顾他们,就是幸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打工供养继子教养义不容辞

徐金山更对自己的继子徐宏明视如己出,早年间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徐金山跟妻子商量过让妻子去县城陪读,他一个人继续打工供养小家庭,结果儿子严词拒绝才作罢休。即使后来妻子瘫痪,徐金山也苦口婆心,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不要担心钱的事。

为了供养儿子读书,白天他一边打些零工,一边照顾妻子,晚上出门捕鱼捕虾,在家庭最困难的时候他也坚持让儿子多读书,他说多学一点知识,有知识不吃亏。平时他也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多读点书总是没错的。叫我一声爸爸他就是我儿子,我要承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在徐金山的支持下,儿子徐宏明一直顺利地毕了业。


了却弟弟心事帮弟抚养养女

由于家境不好又有残疾,弟弟徐金树一直没有成家,徐金山和王传芳结婚后,他们帮弟弟领养一个遗弃女婴。2001年的的冬天,他们家迎来了侄女徐心雨。他安慰弟弟:女孩是爸爸的小棉袄,等你老了,有个孩子照顾,我就放心了。小孩抚养由我和你嫂子来承担。

无论多难,徐金山夫妇从无怨言,在他们的坚持和帮助下,徐心雨今年将参加高考。周围的邻居知道了他的情况,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就这样,在照顾妻子王传方和弟弟徐金树之余,徐金山还肩负起了抚养侄女徐心雨的责任,尽管他们仅靠几亩薄田和打零工维持家计,可以想见他家里的日子多么拮据。



政府帮忙上岗感恩党的好政策

在得知了徐金山的情况后,陈集镇党委政府和山头社区两委干部根据国家政策,通过新农村建设,为他家改善了住房。在国家扶贫政策实施后,为这特殊的一家人确立了帮扶方案,办理了各项扶贫手续。在社区的照顾下,徐金山也获得了公益性岗位——保洁员的工作。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每天他都是安排好家里,然后最早到岗。他不怕苦、不怕累。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尽职尽责把自己责任区垃圾清理的干干净净,他能吃苦耐劳的优秀表现,不久便成为山头保洁队长。每当有人夸奖他时,他也总是憨实地说:“其实我不苦,感谢党和政府对我家庭的照顾,让我有了这份工作,我一定要把事情干好,这都是我应该做到,没啥值得说的。”

在弟弟残疾、妻子瘫痪后,徐金山用自己的双手一边照顾着弟弟和妻子,一边供养儿子和侄女,十几年如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在当地政府慰问他时,徐金山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可能命运给我的考验多了些,但我始终相信只要做好平凡事,当好普通人,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感谢政府, 感恩党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