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进行时 肥东县学生小记者看文明
当前,肥东县上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气氛高涨。为助力创城取得新成效、展示城市新形象, 10月14日,由肥东县教体局、安徽青年报社、合肥晚报•肥东晨刊联合举办的“小记者看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拉开序幕。
当天上午9点,秋雨绵绵。肥东六中、安师大附属肥东实验中学、安师大附属肥东实验学校、古河路小学、东城实小等5所学校的《安徽青年报》肥东学生小记者在辅导老师、记者站站长陪伴下,热情很高,大家一路看一路听,与群众、清洁工、商户、出租车司机、志愿者、交警、社区干部面对面交流,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实地了解和感受近年来肥东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整洁的市容环境,温馨的宣传标语,有序停放的共享单车,小记者们对此印象深刻,不时驻足交流。“商店的广告牌很规范,还有这个广告宣传栏也很实用,里面有招聘信息、房屋出租信息等,既能为人们提供信息,也根治了‘牛皮癣’。小广告的确太烦人了。”小记者们纷纷为社区推出的实际举措点赞。
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阿姨,您的电瓶车没有停到指定位置,请停到黄线区域。谢谢支持。”活动过程中,小记者们化身“志愿者”,看到街头路边有不文明行为的,及时向商户们、群众宣讲文明新风尚,劝导大家有序停车,得到了群众普遍支持和一致好评。
在龙泉路与浮槎山路交叉口,交警同志正在帮助群众拆除电瓶车雨篷。小记者们带着问题和交警叔叔互动起来。“现在马路上电瓶车雨蓬少了很多。发现没有拆除的,我们都会先说服教育,让大家伙儿明白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然后帮助拆除。”面对小记者的提问,交警同志表示,通过前期宣传发动,绝大部分群众都会理解和配合的,毕竟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每个人的支持。对支持的群众,小记者们也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点赞他们为创城尽了一份力。
优质的城市环境是更多人默默付出换来的。在草庙路,小记者们偶遇了一位奶奶,正沿着路边清扫垃圾。得知奶奶在5点多就已经开始清扫马路了,大家由衷地表示敬意,齐声说“奶奶,您辛苦了!”在回答孩子们的提问时,奶奶发自肺腑地说,创建文明城市,是大家的责任,都要自觉。现在乱丢垃圾的人少了很多,但也有少部分不自觉的,乱丢烟头、生活垃圾啊,希望这些人能改掉这些不良习惯。
文明始于心、践于行。 “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但维护交通秩序是我们的工作,对行人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我们都会进行宣传教育,有时也会遇到不理解的人,但经过教育后,大家还是愿意改正的。”在采访交警叔叔、文明劝导员时,小记者们对他们无论风雨继续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无比敬佩。
“根据县里的统一部署,为推动文明创建见成效,我们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从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方面,全力打造良好的社区环境。群众利益无小事,现在社区有160多个小网格片,坚持人性化服务管理,今年已为群众办实事3000余件。当然,文明创建工作还要下大气力推进,还要继续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同,包括联点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走进社区,小记者们参观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关心的话题与社区干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大家表示,通过实地了解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才发现其实做起来还真是挺难的,作为学生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学生记者安师大附属肥东实验中学的杨雅欣在记录本上这样写道。对此,在店埠镇龙泉路小东庵经商近40年的李大爷是地地道道的店埠人,他开心地告诉小记者,文明城市创建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道路畅通了,城市环境好了,生意好做了,心情自然更舒畅了!
“今天有10名学生记者代表实地探访县城文明创建工作,聚焦城市文明点滴,大力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明你我他,创城靠大家。从活动本身来说,小记者不仅是观察者这一个身份,也是文明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通过这种“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引导市民自觉增强文明意识,积极融入到全县创城中来,共享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