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肥东县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

B4 蒯 祥

发布时间:2012-07-27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21293

救援一线显神勇

——蒯祥事迹简介

    蒯祥,男,汉族,安徽肥东人,1988年9月出生,2006年12月入伍,共青团员,现任温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特勤班班长,武警下士警衔。入伍5年来,该同志荣立1次个人三等功、3次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兵、1次优秀团干部、并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在“7·23”甬温线温州双屿段动车追尾重特大交通事故抢险救援中,蒯祥同志作为抢险救援车的一号员,坚决执行上级命令,认真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多次深入车厢内部,与队友精诚团结,连续奋战长达16个小时,成功营救出11名被困伤员,清理出5具遇难者遗体,疏散被困人员数百名,充分发挥了温州特勤班长的骨干作用,以昂扬的斗志,过硬的作风,顽强的毅力谱写了辉煌的篇章,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闻警即出,第一时间侦察灾情

    7月23日20时35分,温州特勤一中队接到指挥中心命令,称“位于鹿城区双屿下岙路高架桥处发生动车追尾事故,数百名群众被困车厢,要求迅速出动大力抢险救援车增援”。接到命令后,蒯祥作为第一出动力量火速赶赴事故现场。经过多方面了解后,方知高架桥处发生动车追尾事故,有数节车厢脱轨掉至桥下,人员伤亡情况不明,情况十分危急。蒯祥凭借多年抢险救援的经验,立即意识到事故的严重性并迅速检查车上的装备器材,及时调整心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1时07分,大力抢险救援车率先抵达事故现场。在大队领导的带领下,蒯祥等人组成侦察小组携带对讲机和照明灯具迅速到事故前方进行侦察。在途中,侦察小组人员不断发现有不同程度伤情的伤员被抬出,现场哭声、叫喊声响成一片,救援刻不容缓。经初步侦察,蒯祥发现事发的高架桥下方有3节车厢坠落至地面,其中的两节车厢横卧在地面上并发现有大量被困人员,另外有1节车厢斜插在地面并倚靠在高架桥上,现场秩序混乱,具体伤亡情况不明。鉴于此,蒯祥同志快速反应,马上想到的就是救人第一,于是根据孙静中队长的指示随即展开了救援工作。

二、勇敢顽强,第一时间拯救生命

    根据上级领导指示,特勤一中队主要负责地面D301次3号车厢人员的搜救工作。按照任务分工,蒯祥所在的第一救援小组很快在车厢左侧发现3名被困者,他们都被车厢内座椅和零部件死死压住,伤痕累累,无法动弹,并不停的发出求救声。见此情景,蒯祥和中队长孙静果断采取措施,一边安抚被困人员的情绪,一边不顾个人安危,立即爬进早已扭曲变形且空间狭小的车厢内部,匍匐前进,最后在2名队友的配合下,率先将1名伤员救出。此时还有2名被困人员由于下肢部分被压得较死,无法动弹,必须实施破拆方能将其救出。蒯祥临危不惧,在战友的协力帮助下,对车厢实施了破拆,将2名被困伤员成功救出,并转交120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在救出3名被困伤者之后,蒯祥同志通过拉梯爬至3号车厢顶部,协助第二小组对车窗进行破拆,但由于车窗采用的是钢化双层玻璃,破拆起来异常困难,蒯祥和队友深知时间稍纵即逝,立即换用冲击力较强的气动切割刀,以娴熟的专勤破拆技术对其进行破拆,果然效果突显,2分钟后一道生命之门被打开,之后步步为营,在队友们的默契配合下,又相继救出了4名被困人员。

三、攻坚克难,第一时间开辟通道

    21时40分许,指挥部命令特勤大队成立攻坚救生小组,想尽一切办法,迅速前往动车相撞点实施救援。蒯祥闻讯后,立马主动请缨加入攻坚组,在汪晓伟大队长的带领下,与另外10余名专勤人员携带破拆、照明、救生等器材装备,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山上开进。

    一路上,由于天黑路滑,山路崎岖陡峭不平,加上队员们携带30公斤重的器材装备,步履蹒跚,只能深一步、浅一步的摸索前进,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从陡壁上滑落。但大家都明白救援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谁也不甘示弱,谁也不畏惧退缩,个个都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充分利用手中的绳索和挂钩梯等器材进行攀爬。遇到难走的地方大家就相互帮助,互相搀扶,采取头顶肩扛搭人梯的方式向上爬,历尽千辛万苦,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从铁路桥南侧山体开辟了一条新救援通道。

四、危难时刻,第一时间奋勇当先

    爬上桥上后,蒯祥已是大汗淋漓,体力也有所不支,未及休整,就听到桥面上哭声、喊声和求救声响成一片,在强光灯的照射下发现有大量的旅客拥堵在车厢的一旁,现场一片混乱,桥上除了几名列车工作人员在组织自救外,还没有救援人员进入。当被困人员看到有救援人员上来时,顿时激动不已,纷纷向救援人员求救,蒯祥和队友们被他们团团围住。为了使救援工作顺利开展,蒯祥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引导疏散他们安全下山,随后快步地向动车相撞点跑去。

    到达动车相撞点后,救援人员被惨烈的撞击场面所震惊,相撞的两节车厢由于巨大的撞击力已经嵌合在一起了,远比救援队员们想象中的要严重,而且车厢内还有较多的重伤人员在等待救援。见此情景,在大队长汪晓伟的带领下,蒯祥和队友立即深入车厢内实施侦察,先后在D301次5号车厢发现3名被困人员,D3115次列车的15、16号车厢发现4名被困人员,另有大量人员伤亡情况不明。

    根据任务分工,蒯祥所在的第二救援小组迅速对D301 次 5号车厢的受伤人员进行救助。在救助中蒯祥发现D301 次 5号车厢的3名人员伤势较重,其中1名年长的老大爷躺在地上,满脸是血,已成昏厥状态,如不马上进行急救,后果不堪设想。蒯祥迅速对重伤人员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同时队友迅速对就近的车窗进行破拆,年长的老大爷在蒯祥一次次的呼唤中终于有所回应,但蒯祥仍不敢懈怠,在队员的配合下细心的将其固定在担架上,防止他受到二次伤害。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3名被困伤员依次成功脱离险境,并被转交给了救护人员。

    之后,蒯祥又蹬至D3115次16号车厢协助第三救援小组进行救援工作,在16号车厢下的1名被困伤员,其右大腿和脚被车内零部件死死压住,血肉模糊,嘴唇已经发白,生命岌岌可危。救援人员本想用液压破拆工具对其进行扩张救援,但由于撞击后车厢内空间非常狭小,只留下了一条夹缝,液压破拆工具很难发挥效果,必须进入车厢内部作业才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苏醒的被困者情绪也激动起来,但身体已非常虚弱,如果再不及时救出随时会危及生命。说时迟那时快,体形较小的蒯祥主动请缨,从车厢另一侧破拆玻璃爬入内部实施救援。由于车体撞击后严重扭曲变形,横七竖八的车厢零部件紧紧的贴在一起,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爬到被困者的身旁。经过仔细的观察,终于发现被压的过道下刚好还有一点点狭小的空间可以前行。于是蒯祥就趴在地上一边清理障碍物一边艰难的往前爬行,身上、手上多处被铝合金片和碎玻璃割伤,但蒯祥丝毫没有退缩,继续咬紧牙关往前爬,10米、9.5米、9米……,仿佛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经过长时间作战的蒯祥已经显得疲惫不堪,“好想躺在这里休息一下”,一个可怕的念头在脑海里闪了一下。这时,蒯祥透过缝隙看到那虚弱的被困者渴望生命的眼神,又努力打起精神继续前进,5米、4.5米、4米……0.5米,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爬到了被困者的身旁。“坚持住,我会把你救出去的!”面对越来越虚弱的被困者,蒯祥心理只有一个念头,“亲人正急切的盼望着他的归来,不管多难都要把他活着救出去!”蒯祥顾不上自己身上的伤痛,立即一边安慰被困者一边展开救援。为了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蒯祥仔细而艰难的转动着脑袋察看伤者的情况,试图找一个最佳的支撑点实施营救。空间太小了,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蒯祥整个身体只能侧躺着躬在那里,用一只手进行艰难操作救援顶杆。这是他第一次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中用这样的方法实施救援,但此时他却显得异常娴熟和稳重。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随着液压顶杆把空间越撑越大,终于让在场的队友们看到了希望,快了,马上就能出来了。最后,在与战友们里应外合共同努力下,奋战将近1个多小时,终于在23时52分成功将被困者救出。

五、不辞辛劳,第一时间清理残骸

    在受伤人员被全部救出后,救援人员对现场再次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发现有数名被困者被挤压在一起。随后根据上级领导“要竭尽所能救出一切能救出的被困者”的指示,蒯祥和队友不顾劳累继续开展救援。现场到处弥漫着是浓浓的血腥味和其他难闻的味道,不时的会让人产生恶心的感觉。面对如此惨烈的场景,蒯祥克服了心理压力,没有胆怯退缩,与战友们一起分别于0时15分、0时53分、1时16分,1时20分清理出5名遇难者。另外还有几名遇难者由于被几百吨重的动车轮及车厢死死压住,没有大型的起吊设备很难将其救出。于是根据现场指挥部的安排,等大型机械设备到了之后在做救援,蒯祥和队友则在一旁稍作休息,随时待命。

    次日凌晨6时01分,根据现场指挥部命令,中队需要留守部分官兵继续在现场开展救援,蒯祥未加思索便主动要求留下,直至中午1时左右才返回队里。

    在此次抢险救援过程中,蒯祥同志和战友精诚团结、英勇顽强,克服了天气恶劣、救援难度大、现场情景惨烈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连续作战长达16个小时,始终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成功救出被困人员11名,清理出遇难者遗体5具,疏散旅客数百名,成功完成了上级给予的任务,展现了特勤官兵拳头尖刀的优良作风,树立了当代公安消防部队“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光辉形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消防铁军的铮铮誓言。

上一篇:B3 黄金龙

下一篇:B1 张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