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肥东县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

D3 陈玉应

发布时间:2012-07-27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20276

生命在疫区里绽放

——陈玉应事迹简介

    希望和祈祷在继续,但2011年10月5日晚,还是传出了“陈玉应走了”的噩耗。
 “苍天不公啊,一生行医,与人为善,那么好的身体怎么就没能抗过病魔?那么好的身体怎么说没了就没了呢?”
 哀乐和痛哭没有停止,但离别的痛惜却实实在在落在人们身上。人们发出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他为无数血吸虫病患者解除病痛,自己在工作中却不幸患上血吸虫病;
 他救治了无数血吸虫病患者,自己却不幸死于血吸虫病……
 这位让人叹息的逝者叫陈玉应,生前系白龙镇中心卫生院副主任医师。
 朦胧的泪眼中,一段段往事呈现在人们面前——
 1968年夏,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典礼上,一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几天后他就远离家乡来到了芜湖县花桥卫生院。芜湖县是当时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疫区,防治任务繁重。人们对于这位大学生的到来感到十分惊讶。学医的人都知道,长期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域活动,自己也容易感染上血吸虫病。可这位小伙子不仅留在了血吸虫病流行防治区,而且一待就是14年。在这14年里,他以医院为家。白天对各种各样的血吸虫病人进行救治,晚上就在灯下,翻阅各种医书,结合白天的病例,钻研和优化各种血吸虫病治疗方案。这14年里,经他亲手治愈的血吸虫病人不计其数。这14年里,他顾不上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把青春和智慧在疫区尽情播撒。他以年轻的乡镇医生的身份三次荣获芜湖县劳动模范、数次荣获芜湖县优秀工作者。这14年,是他人生的第一场战役,是一场同血吸虫病战斗的战役。但是谁能想到,几十年后的2011年5月,陈玉应被安庆市血防所确诊为晚期血吸虫病。10月5日,陈玉应同志终因医治无效不幸辞世……
 他用生命践行了当初的誓言!
 陈玉应1941年生,196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1968年大学毕业后的他放弃在合肥和肥东工作的机会,主动到芜湖县花桥卫生院、红山医院等血吸虫重疫区工作。1982年10月调回家乡肥东,先后在我县最偏僻的青龙乡卫生院、白龙镇中心卫生院工作直至退休。1984年陈玉应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到家乡后陈玉应打响了他人生的第二场战役。他又刻苦钻研起江淮分水岭地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急难危重病的诊治与处理。家乡的父老乡亲穷啊,患病时那无助的眼神,失去健康时那无奈的表情让陈玉应的心震颤,收紧。他萌发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他要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家乡人民尽心效力,他希望所有的疾病都能得到根治,争取让所有患者都能快速康复。
 在工作中,救治患者风险再大,他总是挺身相救。
 那是1995年的春节,陈玉应值年班,大年初一忙得不可开交,有机磷中毒、酒精中毒、爆竹炸伤……基层医生是万精油,什么病都看,他忙得厕所没功夫上,更别说坐下来吃饭。这时来了一个出生刚半个月的新生儿,因肺炎在上级医院治疗,病情危重,经济困难,家属想放弃治疗。患儿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他,他二话没说就将患儿收下住院。同事见患儿呼吸急促,面色青紫,便好心相劝:“春节值班安全为重,这么小而且这么危险的病人在上级医院治疗都没太大进展,你收下来,万一出什么事怎么办?还是别冒这个险了。”陈玉应说:“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人家找来了,我若不收,这孩子也活不了,我尽力吧!”在陈玉应的精心治疗下,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陈玉应平时生活简朴却乐善好施。
 一次,一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因高热来到医院,陈医生为他诊疗两天直到痊愈,为他垫付了全部的医药费。这两天里他为老人送吃送喝,既当医生又当家属,临走还给老人拿上一些吃的和衣服。老人逢人便说遇到了好人。在农村医院像这样的病人来医院看病时,身边无人照料,连饭也吃不上是常事。每当这时,陈玉应总是把自己家中煮好的饭菜先盛上一碗送给病人吃,而他自己,和在他身边读书的两个女儿却常常因为饭菜被病人吃了,而饿着肚子去上班去上学。他不仅资助接济身边的病人,还积极关注国家的大灾小难。2008年汶川地震,已经退休了的他毅然捐出了特殊党费2400元,相当于他当时3个月的退休金(注:因当时乡镇卫生院未能按文兑现全额工资待遇)。像大兴安岭火灾、全国各地发生的旱灾水灾,只要他知道了,总会伸出援手,奉献爱心。
 在工作中,他不经意的习惯却被病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次查房,他第一个动作是把门轻轻关上;每次给患者检查,他总是把听诊器放在掌心焐热,再接触病人;冬天,他先把双手搓热,再给患者触诊。
 他用“医者父母心”践行着当初的誓言!
 尽管一生都在最偏僻和最艰苦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但陈玉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医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同时,医术精湛的他,也成为肥东县乡镇卫生院第一个副主任医师。
 2002年退休后,陈玉应又来到合肥市马岗小学附近的一家诊所发挥余热。2011年春天的一个傍晚,一位老奶奶在接孙子放学途中突然昏倒在路上,被路人送至这家诊所。当时老人血压230/180mmg,昏迷,大小便失禁,半身偏瘫,典型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按说这样重的病人,私人诊所是没有救治条件的。但时间紧迫,情况紧急,老人的女儿匆匆赶来哭求陈医生一定要救救她的母亲。陈玉应不顾家人的反对,冒险收治了这位病人。晚上他就待在诊所里,随时观察病情。老人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没有吸引器,陈玉应就用嘴吸出痰液……一夜的守候,老人的血压降到了160/110mmg,已能含糊地回答提问,病情得到了控制。在冰冷的春夜,陈玉应不顾七十多岁的高龄忙碌了一宿,老伴心疼又生气地说,“这样的年龄了,不图挣钱,吃这样的苦,冒这样的险,何必呢!”而根据事后的推算,他自己当时其实已是重病缠身,这位病人成为陈玉应从医四十年生涯收治的最后一位危重病人,成为他一生行医的一个圆满的句号!
 他用高尚的职业追求践行着当初的誓言!
 陈玉应的一生是为医疗工作倾尽心力的一生,是为病人无私付出的一生,他始终捧着一颗诚恳而纯粹的心,以一种刻苦与努力的态度,以那份不为世俗瞬息万变的利益、荣誉所动,坚韧执著地走着他的医者之路。他是一位天生的医者!
 他用一生的时光兑现了从医时的誓言!

上一篇:C2 孙国升

下一篇:D1 王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