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需要这样的人!
发布时间:2013-05-08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2089
28年了,他全身心的投入到邮政投递事业中,从自行车到摩托车,从邮递员到支局局长,投递交通工具变快了,他的职务变了,但不变的依然是对邮政事业的痴情与忠诚。28年,梁园的大地为鉴,他每天服务里程平均有40公里,28年共收发信件60余万封,无一差错,连续27年被评为肥东县优秀投递员,曾连续两年被安徽省邮政公司授予百优投递员称号,被评为肥东县优秀共产党员,他就是肥东梁园邮政支局局长黄永松。去年11月26日,新安晚报曾以“看起来像邮递员,侃起来是位局长”为题,报道了这位基层邮政人的爱岗敬业,并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安徽网、合肥电视台等媒体转载报道,在合肥、肥东邮政系统及当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局长整天忙送信
作为一名邮政支局局长,职责应当是坐在办公室从事管理工作,但肥东梁园邮政支局局长黄永松上任6年来,仍然坚持天天送信,甚至有人不理解,觉得他是一个不守“本分”的局长。当了28年邮递员的黄永松说,他对邮递员工作感情很深,“一天不送信,就不踏实。”
“黄局长,又劳你亲手把快递送过来了。”去年11月23日上午9时,当肥东梁园镇居民李宇从黄永松手上接过快递时,不禁点头致谢。类似的对话在肥东县梁园镇经常发生,人们感觉新奇的是,可以整天坐办公室的局长,为啥不怕风吹雨淋天天出来做邮递员?
2012年11月23日上午,新安晚报的记者来到梁园邮政支局,准备采访黄永松,等了一个小时后,一辆后座带着两个邮包的摩托车开进邮政支局,车上下来一名中年男子,个头不高,双手冻得有点干裂,他就是黄永松,说明来意后,黄永松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当时告诉记者,“做了局长,但我还是放不下那些活儿。我19岁当上投递员,一口气干了27年,从没想到跳槽,因为我实在太爱这份工作,现在送信经常遇到的“尴尬”就是碰到熟悉的人,他们总是追问一句,当局长了还送信?我也不好解释,也觉得纳闷,当局长就不能送信了吗?当局长也能送信。”获得过省级优秀投递员称号的黄永松如是说。
黄永松说,每天早上他7时到单位,先打个卡,把当天单位的事情安排一下,然后就与邮递员一起分任务,随后就骑着摩托车去送信,“我现在每天在办公室呆的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黄永松说,身为局长,他还有其他的事情,但只有在加班时完成。
难舍28年邮递情
19岁时,黄永松就成为了一名邮递员,如今,47岁的黄永松已经做邮递员28年了,长年送信奔波还让他患上严重的关节病和高血压。在县里,送信的局长就只有黄永松一个人。而黄永松自己说,虽然做了局长,但让他闲着不去送信,他还真做不到,“做了28年邮递员,我对这份工作有了很深的感情,还有很多服务对象也只相信我。”
这么多年来,黄永松对于工作没有半点后悔,但面对家人却满是愧疚,1998年下半年,他60岁的父亲患尿毒症晚期在合肥住院,因为工作忙,他一直都没有前去照顾,就连父亲去世时,他也不在身边,时隔多年,黄永松再次回想这段往事,还不禁流泪。
2007年前,他还是一名邮递员,那时每年大约有近两万多封信件通过他及时递到群众手里。现在虽然他主要负责管理工作,邮递员多配了一个人,送信都是摩托车,快了,但他还是坚持分担部分投递工作,他说,这样既可以减轻投递员工作负担,也可以带个好头。
方便面成了工作餐
今年5月1日,肥东邮政系统各支局长岗位轮岗,黄永松到离家较远的肥东北部乡镇古城邮政支局工作。他接到通知,二话没说,立即赶赴新的岗位。他说自己是一名党员,就得带好头。
7日上午,我在与他交流中,颇感惊讶的是,他到古城报到后,立即就住了下来,第一件事却是买来一箱方便面。“为什么要买?”“刚到新单位,各方面情况都要了解,看望职工,开职工会议,布置安排工作,忙的不可开交,经常顾不上吃饭,泡袋方便面,图个方便。”他这样回答我。
其实,古城邮政支局职工们得知新来的局长,吃方便面,忙工作,都纷纷热情邀请他去家里用餐,大家伙都认为,在家里请局长吃口饭,他应该不会拒绝,谁知都碰了“钉子”。被黄永松一一拒绝。他说:“大家不要管我吃饭问题了,我刚来这里不熟,你们协助我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我们一起把工作搞好,我就谢谢大家了。”
28年,敬业奉献这个词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这位基层邮政人的心田里,我们相信,这样的人,在哪里,都能把工作当成真正的事业来干,都能为邮政事业多出彩。
基层,就需要这样的人!
局长整天忙送信
作为一名邮政支局局长,职责应当是坐在办公室从事管理工作,但肥东梁园邮政支局局长黄永松上任6年来,仍然坚持天天送信,甚至有人不理解,觉得他是一个不守“本分”的局长。当了28年邮递员的黄永松说,他对邮递员工作感情很深,“一天不送信,就不踏实。”
“黄局长,又劳你亲手把快递送过来了。”去年11月23日上午9时,当肥东梁园镇居民李宇从黄永松手上接过快递时,不禁点头致谢。类似的对话在肥东县梁园镇经常发生,人们感觉新奇的是,可以整天坐办公室的局长,为啥不怕风吹雨淋天天出来做邮递员?
2012年11月23日上午,新安晚报的记者来到梁园邮政支局,准备采访黄永松,等了一个小时后,一辆后座带着两个邮包的摩托车开进邮政支局,车上下来一名中年男子,个头不高,双手冻得有点干裂,他就是黄永松,说明来意后,黄永松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当时告诉记者,“做了局长,但我还是放不下那些活儿。我19岁当上投递员,一口气干了27年,从没想到跳槽,因为我实在太爱这份工作,现在送信经常遇到的“尴尬”就是碰到熟悉的人,他们总是追问一句,当局长了还送信?我也不好解释,也觉得纳闷,当局长就不能送信了吗?当局长也能送信。”获得过省级优秀投递员称号的黄永松如是说。
黄永松说,每天早上他7时到单位,先打个卡,把当天单位的事情安排一下,然后就与邮递员一起分任务,随后就骑着摩托车去送信,“我现在每天在办公室呆的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黄永松说,身为局长,他还有其他的事情,但只有在加班时完成。
难舍28年邮递情
19岁时,黄永松就成为了一名邮递员,如今,47岁的黄永松已经做邮递员28年了,长年送信奔波还让他患上严重的关节病和高血压。在县里,送信的局长就只有黄永松一个人。而黄永松自己说,虽然做了局长,但让他闲着不去送信,他还真做不到,“做了28年邮递员,我对这份工作有了很深的感情,还有很多服务对象也只相信我。”
这么多年来,黄永松对于工作没有半点后悔,但面对家人却满是愧疚,1998年下半年,他60岁的父亲患尿毒症晚期在合肥住院,因为工作忙,他一直都没有前去照顾,就连父亲去世时,他也不在身边,时隔多年,黄永松再次回想这段往事,还不禁流泪。
2007年前,他还是一名邮递员,那时每年大约有近两万多封信件通过他及时递到群众手里。现在虽然他主要负责管理工作,邮递员多配了一个人,送信都是摩托车,快了,但他还是坚持分担部分投递工作,他说,这样既可以减轻投递员工作负担,也可以带个好头。
方便面成了工作餐
今年5月1日,肥东邮政系统各支局长岗位轮岗,黄永松到离家较远的肥东北部乡镇古城邮政支局工作。他接到通知,二话没说,立即赶赴新的岗位。他说自己是一名党员,就得带好头。
7日上午,我在与他交流中,颇感惊讶的是,他到古城报到后,立即就住了下来,第一件事却是买来一箱方便面。“为什么要买?”“刚到新单位,各方面情况都要了解,看望职工,开职工会议,布置安排工作,忙的不可开交,经常顾不上吃饭,泡袋方便面,图个方便。”他这样回答我。
其实,古城邮政支局职工们得知新来的局长,吃方便面,忙工作,都纷纷热情邀请他去家里用餐,大家伙都认为,在家里请局长吃口饭,他应该不会拒绝,谁知都碰了“钉子”。被黄永松一一拒绝。他说:“大家不要管我吃饭问题了,我刚来这里不熟,你们协助我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我们一起把工作搞好,我就谢谢大家了。”
28年,敬业奉献这个词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这位基层邮政人的心田里,我们相信,这样的人,在哪里,都能把工作当成真正的事业来干,都能为邮政事业多出彩。
基层,就需要这样的人!
上一篇:肥东梁园镇一农民自掏腰包修路
下一篇:多少封“死信”被他们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