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县民政局: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形意合一”体系

发布时间:2022-07-11 08:46:46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197

“你们真的是服务到家了,这么热的大热天的还特意给我送来收音机,完成了我爱听广播的小心愿,真不知如何感谢你们”,7月7日上午,在肥东县众兴乡,由县乡两级民政机构联合乡社工站和肥东县益邦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开展的为救助对象“点亮小幸福”的微心愿活动中,刚收到“礼物”的罗阿姨面对民政干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心愿虽小、却温暖人心”,志愿者王欣绮表示,在开展社会救助品牌创建中,民政志愿者和益邦救助小组通过前期的入户走访和“微心愿”征集,有针对性为困难群众们准备了电饭煲、电风扇、热水壶和收音机等11件爱心礼物,亲自送上门,让被救助群众切身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在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中,肥东县民政局围绕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构建了以基本生活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

一是完善修改制定低收入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办法。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分别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支出型困难家庭,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或者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必要的救助措施。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或者个人以及临时遇困、生活无着人员,给予急难社会救助。

二是完善和提高社会救助对象类型和标准。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整户保与单人户保相结合”、最低生活保障金“补差与分档发放相结合”。落实就业成本抵扣、收入豁免、缓退渐退等政策,引导低保对象劳动自立。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将特困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全面签订委托照料协议,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加强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设施改造,为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者无偿的集中托养服务。

三是健全分类分层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困难家庭无障碍(适老化)改造、符合条件的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救助关爱服务。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建立快速响应、个案会商等“救急难”“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加强临时救助与其他救助制度、慈善帮扶的衔接,形成救助合力。上半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525次,支出资金累计133.7万元。通过购买服务、开发岗位、政策引导、提供工作场所、设立基层社工站等方式,鼓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协助社会救助部门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评估、建档访视、需求分析等事务,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投入专项资金96万元开展社会救助服务提升暨品牌创建工作,形成“资金+实物+服务”多元化救助方式,提供社会救助提升服务3145人次。

“针对不同程度的困难群众,严格按照分层分类救助模式,在形式上强化兜底保障,在意向上分层分类施救,有效保证全县救助体系形意合一”,县低保中心负责人汪顺如是说。 (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