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播报

梁发菊:二十年,无怨无悔诠释孝老爱亲真谛

发布时间:2022-10-08 09:46:09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3053

“百善孝为先”。肥东县马湖学校梁发菊老师用淳朴、善良和坚守,用最真实而平凡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作为孙媳妇,她悉心照顾80多岁奶奶的事迹,在马湖乡传为佳话,引领孝老爱亲新风尚。


马湖大街的东侧,经常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微笑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停地和街道上的人打招呼。邻居们看到她,总是上前热情地寒暄几句,问长问短。她总是幸福地说:“现在我享福了,没有我那孝顺的孙媳妇,也许我早就不在了。”

老人是梁发菊爱人的奶奶。2002年,她与爱人谈恋爱时,得知其不仅母亲去世早,父亲有胃病,还有一位双腿不便且跟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奶……梁发菊没有一丝退缩,义无反顾地接手照顾奶奶的重任。结婚以后,由于家里只有她一个女性,里里外外都需要她打理,诸多担子压在她稚嫩的肩膀上,可她依然坚强,每天奔波在家庭、学校的道路上,无悔无怨,任劳任怨——这一照顾,就是二十年!

2015年,老人不小心把腿摔断,只能整天坐在轮椅上。这下子,梁发菊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除了学校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外,还要照顾家里年幼的孩子和坐在轮椅上的奶奶。每天下班后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孩子,成了她的必修课。在绞尽脑汁为老人做饭做菜、洗衣打理的同时,还想方设法为老人增添娱乐活动。老人爱听庐剧,她便购买老人平板电脑,下载几十部老戏让老人观看;屏幕看久了,老人眼睛受不了,她又购置收音机和录音机……白天还好,家里有公公照看,但夜里就不行了。为了方便照顾,她就在老人的床边搭一个小床。丈夫心疼,多次要求换自己来照顾,可她一直不答应,说:“奶奶是女性,你一个男人照顾不方便。”就这个最简单直接的理由,让她在小床上坚持了三个多月,一直到老人腿能活动了,才搬回自己房间。

人一旦久病,性情就会大变。老人也是如此,时间长了,难免会发脾气,有时候到了蛮不讲理的地步。很多次在讲不通的情况下,梁发菊感到十分委屈,背地里流下泪水,可一听到老人呼叫,立马擦干眼泪,微笑地答应着,温和轻柔地为老人忙碌起来。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她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并非这样。老人卧床期间,她总是精心照料,面对老人的“刁难”,总是百依百顺,从不违背她的意愿,以免老人受刺激。“只要奶奶开心,身体健康,我累点苦点都无所谓。”梁发菊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深夜12点、早晨5点,这是梁发菊记忆深刻的两个时间节点:夜里12点要搀扶老人起来夜解;清晨5点要照顾老人起床,为老人倒屎倒尿、穿衣穿鞋。将老人安顿好以后,再忙家务活。烧锅煮饭、打扫庭院。等早饭烧好,盛到碗里,凉一会,再一勺一勺地喂老人。梁发菊丈夫的母亲去世早,是公公辛辛苦苦把两个儿子拉扯大,早年的辛苦劳累,落下了慢性胃病的病根子,对饭菜要求很严格。梁发菊认真钻研菜肴的制作方法,想方设法为公公变着花样做饭。不仅符合公公的口味,还兼顾营养。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胃病很少犯,还长胖了不少,笑容也经常挂在脸上。

由于过度的劳累,梁发菊的身心极度疲倦,身体也有些虚脱,对有些事情的反应不免迟钝起来。2021年冬季一天上班路上,由于躲避不及时,被一辆拐弯的轿车撞倒,造成小腿骨折。住院期间,心里仍然装着家中的老人,要求爱人在家一定要照顾好奶奶,不能让奶奶冻着饿着。

二十年的孝顺,毫无怨言——是什么样的思想境界?梁发菊,就是这样的人,一个中华优秀美德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昂卫民  肖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