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安徽好人

许安房

发布时间:2023-11-02 16:28:47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28096

“台上认真演戏,台下淡泊为人”——七旬老人许安房扎根肥东县,六十年如一日醉心于庐剧艺术的传承守护,为当地的文艺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舞台上,他对艺术精益求精,打造和奉献了一出出艺术精品;舞台下,他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举办庐剧培训班,为庐剧的传承培养接班人。

2016年的夏天,他被查出胃癌中期,并于同年8月做了胃部切除手术。但是在出院后仅仅3个月,他又悄悄地背着家人出去练早功,为早日重返舞台做准备,凭着惊人的毅力和对艺术的热爱许安房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又重新站到了舞台上!2017年9月许安房获评 “合肥好人”,荣获2018年7月“安徽好人”。

20180907090168196819.jpg

正文: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民间多奇人,但本事都不是与身俱来的。今年73岁的许安房还能有一身“功夫”,主要因为他的职业。早在60年前,许安房便考入安徽省艺校,成为一名庐剧演员,唱练做打至今没有放下。

在艺校学习期间,许安房选择了表演难度大的“丑角”,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学习丑角难度非常大,不仅需要有窜弹蹦跳和前扑、后翻、趟马、矮步等扎实基本功,还需要学习用丰富夸张表情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每个动作都要反复练很长时间,有时候动作做不好,就自己对着镜子用手拽,一个动作练下来,脸部肌肉都拽僵了。”回忆几十年前,许安房记忆犹新,恰恰是这份艰辛,造就了他日后的成绩。

1962年,在安徽省艺术学校庐剧表演班毕业前夕,因在江淮大戏院公演庐剧《滚鼓山》,出演“刘封”一角,一炮而红,受到合肥庐剧观众热捧,并为安徽日报图片新闻报导的方式,刊发了其公演剧照!此剧的演出,也引起求贤若渴的肥东庐剧团原团长时树生先生的特别关注与青睐,为此他亲往合肥,与许安房同志会面,最后通过彻夜长谈,打动这位初出茅庐的小青年,使其最终决定放弃在母校和省院团的工作机会,来到“外乡”肥东庐剧团,开始他一生的庐剧表演生涯!

几十年来,他主演的“三月三”、“十五贯”、“珍珠塔”、“盘石山下”等剧目早已在肥东大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表演的小戏《讨学钱》、《打豆腐》、《县官赶驴》等系列小戏更堪称经典。他在安徽首创表演的“哑剧”——《贪吃的人》被邀请参加首届合肥电视春晚;他与儿子许远琪共同自创、自演的小品获得全省第十届小品大赛演出三等奖和创作十佳;还先后荣获安徽省第二届花鼓灯艺术节二等奖、导演奖;安徽省首届戏曲大赛三等奖;合肥市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二等奖等荣誉。正是有了一批像许安房这样热爱和倾情庐剧艺术文化人的坚守和传承,肥东县的文化文艺事业才会大放异彩。2011年,肥东县被安徽省文联、安徽省剧协授予“庐剧之乡”称号。

20180907090232553255.jpg

下了手术台 偷着去练功

退休以后,许安房总也闲不住,肥东县30多个民间庐剧团,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且,许安房不收一分钱,只是当一名“志愿者”,帮各个剧团拍戏,手把手指导年轻的演员们。直到有一天,忙碌的老人突然停了下来。

2016年夏天 ,一向身体硬朗的许安房,因为不舒服被家人强行架到了医院,经医生检查后发现,由于长时间的积劳成疾,本来早应去治疗的胃病,总被他自己隐瞒着、抗着,现在硬是被拖到了胃癌中期,最后只得听从医生的建议,于同年8月做了胃部切除手术。躺在病床上3个月,许安房就像离了水的鱼儿,不能再下地练功,整个人也渐渐消瘦。原本指望老人安心静养,可让子女想不到的是,出院没过多久,许安房便偷偷溜出家门。

“他早上拎个包,说是出去散步,我跟过去发现,他又在广场上练功。”望着瘦得不成人形的父亲,儿子许远琦又生气又心疼。许远琦埋怨道:“除了躺床上不能动,您没有一天不练功,就不怕把身体搞坏了?”老人家哈哈一笑:“我就是这么个人,不练功浑身不对劲! ”

一门艺术,在辉煌的时候从不缺少发扬者,而在落寞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守护者”。许安房曾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等到身体好一点,还要重回庐剧舞台,用庐剧之美,感召更多的观众。而他也凭着惊人的毅力和对庐剧的热爱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重新回到了舞台。就在去年9月,在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秋之艺”比赛中,他凭借自创自编自演的喜剧小品《看病》,一举夺得了二等奖。今年,他又参与了折子戏《包公拍苍蝇》剧本创作。不日,这部戏将公开巡演。

20180907090425462546.jpg

守护庐剧六十年如一日

年轻时候,许安房就特别重视庐剧人才的培育。早在1988年,他在梁园镇办了一个业余庐剧演员培训班,教那些零基础的爱好者学戏。还有众多学生慕名而来,在许安房的家里学艺。一招一式,一腔一调,许安房教授了数百名弟子,在他们当中,诞生了众多庐剧团的“台柱子”。比如说,刘长芬、张余红、汪莉。弟子刘长芬成长为民营剧团的一面旗帜,被破格吸纳到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就在今年6月份刚刚结束的合肥市第三届“玉兰杯”戏曲大赛庐剧业余组比赛中,汪莉和刘长芬分获第一名和第二名。张余红不仅是在庐剧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绩,所演出的剧目在全省巡回展演,更是光荣地进入了长丰县政协,做了一名政协常委。她每每回忆当年,都讲:“是许老教会了我演戏,更教会我如何做人!”。

退休以后,本来应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但是他却退休不退岗,十余年来,从无停闲,不辞辛苦接受地方城乡党委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镇乡村盛邀,陆续帮助地方编导、演出了一个个优秀戏剧节目,精心辅导、培养了一批批戏剧艺术人才!而且每次有演出,他总是主动挑最远、条件最差的地方去,领导要安排他到条件好的地方去演出,但他总是推辞,说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作为地方庐剧表演艺术家,许安房同志的心底始终藏着一段自我勉励的话:“扬名立万一时空,殷勤庐园无尽功。一个人活在世上,最大的价值就是做一个好人!而自己别无所长,能争取做的好人,就是许身庐剧艺术的田园,为地方庐剧艺术的传承,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上一篇:吴贞芹

下一篇:武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