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未成年人

县民政局:细化工作举措凝聚儿童关爱保护合力

发布时间:2024-08-22 15:52:01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2362

一年来,肥东县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保护工作,形成了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均等福利制度体系,营造了举全县之力关爱保护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合力氛围。

一是压实部门责任,聚焦家庭监护,落实探视巡防。县民政局儿童和社会福利中心结合省民政厅等16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压实部门责任,组织20名乡镇儿童督导员、318名村(社区)儿童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监测摸排,定期上门探访,落实关爱服务措施。通过组建县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家庭教育宣讲,为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传播科学育儿知识、更新育儿观念、增进亲子关系。由县政法委牵头,成立教育工作专班,对全县青少年进行集中教育,增强法治意识,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是建立信息台账,深化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机制。对全县五类(监护缺失、家庭贫困、心理和行为偏差、学业困难、身体残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建立信息台账,掌握特殊儿童思想状态、学习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县民政局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肥东益邦等专业化社会服务,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收集、巡查巡访、救助保护、政策链接、权益维护、工作培训、政策宣传等工作。暑假期间,县财政投入21.5万元,在全县20个乡镇分别开展“庐州有爱 护苗成长—追梦青春、规划未来、我的大学梦”和“庐州有爱 护苗成长—预防涨水、珍爱生活”主题活动20场次,受益家庭达600余个。

三是重点守护,持续推进暑期爱心托管行动。为有效缓解青少年儿童暑假“看护难”问题,守护青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30个城市社区全部推出暑期爱心托管班,为孩子们构建安全健康活动场所,219个农村社区则利用“儿童之家”,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通过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举办的形式多样的益智活动,让孩子们假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结合开展家庭走访、监护指导、评估帮扶、政策宣教等工作的开展,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每一位孩子在学习、生活、情感、心理上得到关怀和帮助。

四是心理关爱,有效促进留守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县民政局会同卫健委、教体局、乡镇(园区)民政部门,在假期对全县918名留守儿童、517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252名低保、残疾等困境儿童各开展一次监护状况和心理健康两项专业评估,按一人一档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持续跟踪,注重保护困境儿童隐私,结合社区儿童主任、教师入户走访、定期家访等时机,加强对困境儿童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心理健康常识普及,更好履行家庭监护职责和子女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责任。投入86.4万元,引入县安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肥东益邦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两家社会组织,持续开展心理辅导与知识拓展、为主题的“温馨家访”、“暖意行动”、“温情相伴”等服务活动。会同团县委青少年服务台,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心理辅导、咨询、讲座等,持续为全县留守儿童提供优质、高效、暖心关爱服务。联合县妇联开展“大爱合肥·爱暖万家”爱心家庭结对关爱行动,提升了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是实施专项行动,在制度上健全关爱保障。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网络巡查监测,安排专人每日对属地各网站平台、公众账号进行巡查,对传播低俗、暴力、黄色等劣质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构建“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类保障”工作机制,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420元,推进这一特殊群体权益保障从“享”到“退”全过程闭环管理。社区儿童主任通过定期走访,为他们提供照顾指导、干预救助服务,协助优化孩子们的学习成长环境、家庭关系、化解家庭难题。 (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