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运凯

发布时间:2024-12-26 16:42:08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202

杨运凯.jpg

人物简介:杨运凯,男,1991年8月出生,安徽肥东梁园镇人,现为安徽交控建设工程集团项目经理。

 事迹简介: 3月1日,在中国科大附一院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肥东“90后”小伙杨运凯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342毫升,为外省一位49岁的女性血液病患者传递了“生命的种子”,成为肥东县第七例、合肥市第12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正文:“虽然未曾谋面,但希望我的微薄之力,可以帮助你早日告别病痛的梦魇,早日康复,并照顾好自己的家庭。”3月1日,在中国科大附一院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杨运凯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42毫升,为外省一位血液病患者送上“生命火种”,成为肥东县第七例、合肥市第12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5年后等来救人机会

今年33岁的杨运凯来自肥东县梁园镇,目前是安徽交控建设工程集团的一名工作人员。2010年的一天,在合肥读大学的他看到献血车开到学校后,便参加了第一次无偿献血。2018年,在一次无偿献血中,通过志愿者的介绍,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自身健康,还可以挽救患者生命。杨运凯当即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此后,杨运凯很期待能够配型成功,时常查询进度。“我的母亲就因为患病,身体一直不好。我能体会到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的无力感,所以,就希望能用我的微薄之力帮助别人。”

2023年12月的一天,正在工作中的杨运凯接到合肥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当问及“是否愿意做高配和体检、是否愿意捐献”时,喜出望外的杨运凯当即不假思索地答应:愿意捐献。“5年多了,这十万分之一的概率,终于让我遇上了,自然不能错过。”

初检不过关备感失落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杨运凯在捐献前,未将相关情况告知家人。就在他期盼早日完成捐献帮助他人时,在今年1月20日的体检中,因为某项抗体稍稍超标,被告知不符合捐献条件。

得知体检结果的那一刻,杨运凯备感失落。“5年多的等待,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让人难以接受。”平静下来后,不甘心放弃救人机会的他,分析自己出现身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作息不规律,睡觉时间太晚,饮食混杂等。于是,他着手调整饮食和作息时间,并重新申请抽血做化验以及DNA测试,最终顺利通过体检。公司领导得知他要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也给他批了充足假期,并叮嘱他保重身体,可以等捐献完成休息好再回来上班。

2月25日,在肥东县红十字会、合肥市红十字会的安排下,杨运凯入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候正式捐献。入院后,因为每天早晚注射动员剂,杨运凯出现了浑身酸痛、心悸、食欲不振等药物反应。“其实,捐献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只要能救人,吃这点小苦不算什么。”

为了捐献春节“窝”家里

3月1日上午,杨运凯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他的血液经过血细胞分离机,渐渐收集了被誉为“生命的种子”——造血干细胞。经过约4个多小时的采集,杨运凯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外省一位49岁的女性血液病患者传递了“生命的种子”。

作为安徽交控建设工程集团的一名项目经理,杨运凯平时吃住在工地,工作强度和压力比较大,只有春节假期能陪伴家人和朋友。而为了把质量最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患者,杨运凯放弃了和家人、朋友聚餐娱乐以及外出散心的机会,并主动戒烟戒酒、调整生活作息、加强锻炼,窝在家里过了一个“清淡”的春节。“如果自己的微薄之力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