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发布时间:2024-12-26 16:53:36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624

A4李海.jpg

李海,一名普普通通的税务干部,始终捧着一颗真心为民的初心,用二十年的坚持将爱心播散。面对川流不息的车流,路遇求救的呼喊声,他冒着危险伸手相助,将受伤的孩子送进医院,待脱离危险后,默默无闻地离开;当看到饱受骨肉分离痛苦的家庭,他义无反顾的加入央视《等着我》栏目宝贝回家的志愿者队伍里,义务寻亲十余载,帮助10多个家庭架起重逢之桥,亮起离散家庭的团圆灯火;当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他就像着了魔似的冲出去,不管白天黑夜风吹日晒,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一次次爱的奉献,一次次爱的播散,李海也成了别人眼里的“公益痴人”。李海说:“他要尽最大的力量,做更多的事情,帮助更多的人,这是他无悔的追求。”

路遇求救 伸手相助不留名

1993年12 月,从部队退役后的李海,便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坚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李海常说,公益无处不在,爱心随时可献。

2016年7月的一天中午,热浪滔天。中午下班回家途中,李海突然看见穿梭疾驰的车流里,一位母亲抱着浑身是血的孩子,哭着向过往的车辆求助,也十分危险。见状他没有丝毫犹豫,立马停车冲过去,把母子带到安全地带。简单询问后得知,孩子很可能被破碎的碗扎破了脚筋。于是,他赶紧帮助这位母亲将身受重伤、满身是血的孩子抱上自己的车,加大油门送往县医院急诊室,直到医生说孩子脱离危险了,他这才悄悄地离开。

等他清理了身上和车上污渍和血迹,才发现却到了上班时间,也早已错过了饭点,便饿着肚子返回了工作岗位。直到有一天,受伤男孩的妈妈通过他的车牌号,找到了单位、送来了锦旗。

义务寻亲 离散家庭喜团圆

2010年伊始,李海加入了央视《等着我》栏目宝贝回家的志愿者队伍。作为肥东片区寻亲主力队员的他,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在网上发布各对寻亲信息,实地查找线索、翻阅资料和档案。无论地处偏远、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无论遭多少次白眼,李海一直用自己的执着和付出,为帮助走失、被拐、被遗弃儿童寻找亲人、寻找失联亲人,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当年5岁的周小水,被拐卖到山东。宝贝回家安徽志愿者团队联系上李海,周小水要找他在肥东的爸爸。但是由于时隔30多年,乡音已改物是人非了,周小水提供的许多地名和人名有限也有误差。为了核对周小水口中的“肥东地名”,李海就和团队另一名志愿者,不放蛛丝马迹,对照读音找遍了肥东的每个乡镇的大街小巷,探访了当地的老老小小几十口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石塘镇王铁社区找到了他的家,后又在肥东县城的一个出租房里找到了周小水的爸爸。当看到他们父子相拥、泣不成声的场景,李海感到非常的欣慰,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此时,细心的周海也发现周小水爸爸,为找儿子穷尽一生积蓄,生活拮据,李海又和同事为他送去了米、油等生活用品。如今,每当说起往事,周小水仍然会满含热泪地说:“多亏了李海,没有他的帮助,我永远不会找不到家人。”

同样的故事还很多,2018年7月,在山东德州流浪的十多年的余章林,也在李海的多方联系下,回到了故乡店埠镇杨王社区。2024年1月和亲人失散多年阜阳的史城纲,在他的帮助下回到肥东撮镇与亲人们团聚了……目前,李海已经帮助十几个家庭得以团聚。同时,也带动身边的许多人加入寻亲志愿者队伍。

涓滴成海 汇爱成洋心不悔

“我只想用我微薄的力量,回报和帮助更多人,这也是我一生的事业和追求。”在做好单位本职工作的同时,李海带头实践公益事业、向社会奉献爱心,只要听到哪里有需要帮助,他就像着了魔似的,不管白天黑夜,俨然成为同事眼里的“公益痴人”。

参加工作以来,他坚持每月向“宝贝守护计划”“抗战老兵关怀计划”等公益项目捐款。在担任单位歌舞组组长期间,他利用自己是歌舞兴趣组小组长的“便利”,组织小组里的志愿者们开展帮扶孤寡老人活动,为社区老人送衣物、送生活用品,帮助老人打扫室内卫生、陪老人聊天。同时,还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老人送去文艺节目,满足老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老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2008年那场雪灾,李海和单位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数次冒着风雪为滞留在高速路上的驾驶人员送去姜汤、食品。李海还曾多次参加义务献血,已累积献血1600cc……

涓滴成海,汇爱成洋。从事公益以来,一次次爱心奉献的点点滴滴,百余场次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每一个播撒爱心的地方,都留下了李海的足迹,也撑起了一片片爱的天空,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上一篇:李小莉

下一篇: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