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循环园:认证“零距离”,民心“一键达”

发布时间:2025-02-28 16:10:58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316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刘集社区坚持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针对老年群体年审认证难题精准发力。225日,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成立“红色助老服务队”,为辖区高龄、病弱老人开展“零跑腿”上门认证服务,以暖心行动托起“老有所依”的幸福承诺。

“红色网格”精准摸排 需求清单动态管理。活动开展前,社区依托“党支部—网格员—楼栋长”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微信通知、电话问需、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摸排老年人认证需求。对42名行动不便、独居空巢老人建立“一对一”服务台账,同步梳理认证流程说明、常见问题解答等资料,形成“政策包”送上门。针对部分老人对智能设备操作不熟悉的问题,党员志愿者提前录制认证操作短视频,通过微信对接其子女,实现服务需求与资源供给精准对接。

图片1.png

“移动窗口”入户办理 服务延伸更有温度。“刘大爷,您眨眨眼、摇摇头……认证成功啦!”在带病回乡退役军人刘朝海家中,党员网格员手持移动终端,10分钟完成人脸识别全流程。服务队采取“预约上门+应急响应”模式,提前与家属商定时间,避开老人休息时段;携带老花镜等适老化工具,现场架设“移动认证窗口”。认证过程中,党员志愿者同步收集老人健康监测、房屋检修等延伸需求,协调社区卫生站、物业公司跟进解决,让服务从“一件事”升级为“一类事”。

图片2.png

“认证+”关怀机制 党群连心共筑暖巢。“认证不是终点,而是深度服务的起点。”刘集社区党委书记介绍,此次行动通过刘集社区“认证+关怀”长效机制。每完成一户认证,服务队同步更新老人健康档案,由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构成的“银龄互助小组”,开展每日敲门问候、代买代办等服务。刘朝海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动情地说:“现在手机认证对我们来说像‘闯难关’,但党组织把服务送到床头,连降压药快吃完都帮记着,比自家孩子想得还周到!”

图片3.png

数字时代不落一人,党建赋能基层治理。刘集社区将以此为契机,深化“党建+助老”服务体系:开设党员先锋岗驻点社区服务大厅,常态化提供帮办服务。社区党委书记表示:“我们要做消除‘数字鸿沟’的摆渡人,让党的关怀顺着网格进入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写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民生答卷。” (宋天扬 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