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播报

肥东志成双语学校让留守少年插上音乐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2-10-31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2970

   人民网讯“美丽校园映彩霞,阳光哺育我长大,学好本领闯天下,爸爸妈妈别牵挂。”音乐阵阵、乐器齐鸣,孩子们自编自演,快乐地歌唱着学校音乐老师创作的歌曲……走进美丽的肥东志成双语学校校园,一群如精灵般的孩子在校园里用画板写生,或素描,或水彩;塑胶操场上,孩子们或运动、或放歌,热火朝天。暖暖的阳光映照着孩子们灿烂的脸庞,风华少年舞动的青春令人陶醉。
  

  

孩子们吹奏《牧羊曲》

 

 

 肥东志成双语学校艺术总监李文武在指导孩子们学习民乐

 

    在肥东志成双语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中,90%的孩子都是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安徽省劳务输出大县肥东的第一家农村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多年来,这个学校采取“全封闭、全寄宿、全育人”的管理模式,参照外国语学校的课程设置标准,突出英语教学,艺术教学,贯彻“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音美体等特色化发展道路,对学生进行艺术培养,成效明显。在肥东民办教育中独树一帜,成为特色教育的典范。
  二胡独奏《赛马》激情奔放,笛子演绎的《牧羊曲》动听悠扬,别具特色的快板《特色校园我的家》……在肥东志成双语学校里,我们欣赏到了一场音乐的饕餮盛宴。巴乌、葫芦丝、二胡齐齐登场,演奏这些的不是乐团的职业演员,而是该校的几十位同学们。而带领这些可爱孩子们实现音乐梦想的,则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资深音乐老师,肥东志成双语学校艺术总监李文武。李老师从公办学校退休后,继续践行人民教师的职责,积极探索、努力工作,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培育着艺术的花朵,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实现自己艺术梦想。
  近年来,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肥东志成双语学校在加强文化课学习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关心孩子心理健康,让音乐走进童心,让艺术塑造心灵,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有幸福感的人。该校校长薛海龙介绍:“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学校同步实施音乐课延伸、兴趣课拓展、新课改转换,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体验和学习民乐的过程中,更快乐、更自信。实践证明,合格加特长的艺术教育模式放飞了孩子的音乐梦想,拓宽了孩子的视野,孩子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张扬艺术天赋,办特色名校,树百年品牌,不断向高一级学校输送艺术特色人才,满足学生升学愿望,既重视量的增长,又重视质的突破。肥东志成双语学校校长薛海龙告诉我们:“学校对个别专业突出、文化优秀的学生进行个别目标设计、个别培养辅导。培养群众性的演艺人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更强的升学竞争力。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气氛、储备师资。同时,根据学校情况,积极探索艺体特色发展规律,积累经验,找到几个艺体发展的特色项目和亮点,作为办学的突破口。逐步形成特色规模、形成特色办学积淀,向着艺术教育的高峰努力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