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要闻

肥东县:让乡贤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9-07-03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6658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其中,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一条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对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肥东县积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实施传承工程—泽被乡里,留住乡村之魂。一是开展新乡贤文化进课堂活动。广泛开展“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等活动,让新乡贤文化广泛传播,激励学生热爱家乡、努力成才、报效家乡。众兴乡组织全乡中小学生走进乡贤馆,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并组织千名学生集体诵读《众兴赋》,通过微信等方式进行转发推介,激发大家热爱家乡之情。二是开展新乡贤文化进讲堂活动。深化道德讲堂建设,把各类新乡贤模范人物的典型代表请上讲坛,弘扬其优秀品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发生在桥头集镇的双山战役是日军侵略合肥的首场战役,当时一个连驻军抵挡1100名日军,血染山岗。镇里邀请当时战斗亲历者,利用周五小讲坛,进行宣讲,深受好评。三是建设一批乡贤馆。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7个乡贤馆,还有3个正在建设之中。在建设过程中,各地还把乡贤文化和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宗族文化等有机结合,组织开展纪念乡贤和优秀民俗活动,传承历代先贤的精神内涵,开展文明乡风主题活动,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守礼、友爱互助的浓厚氛围,让乡贤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使崇文尚学、耕读传家蔚然成风。

二、实施荐评工程—温暖故土,激发桑梓之情。县里明确规定,凡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口碑好,在经济、人文、社会、科技、教育等领域有所成就,愿意为家乡建设尽力,有德行、有威望、有能力、有作为的人,都可以被推荐评选为新乡贤。为此,县委成立领导小组,由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和统战部牵头,负责全县籍外人才和乡贤的调查摸底和登记入库工作,在各乡镇新乡贤荐评普查的基础上,建立新乡贤和桑梓人才库信息库,打好礼遇新乡贤“感情牌”。利用各类媒介定期向在外新乡贤推送家乡发展新闻,传社情、达民意;在新乡贤回乡省亲之际,举办家乡发展茶话会,拉家常、谋发展;精心创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体现家乡元素的文创产品馈赠新乡贤,表乡韵、忆乡情;精心制作《天南地北肥东人》系列电视专题节目,组织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新乡贤创新创业、造福桑梓故事,表达欢迎“荣归故里”的家乡期盼。保持与在外乡贤的经常性联系,每逢重大节假日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寄去家乡人民的问候和祝福,同时,每年春节利用回乡探亲之际,召开桑梓座谈会,以激发新乡贤回报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实施示范工程—促进和谐,奉献发展之力。一是实施乡贤引领乡风文明行动。以最美乡村、文明村镇、道德模范评选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村居、十佳新乡贤、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鼓励新乡贤积极参与推荐、评选、表彰等环节。二是鼓励离退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反哺家乡。加强对离退休干部的关心,通过组织谈话、座谈交流、文化影响等方式,鼓励他们回归家乡,加入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自发带头,节俭办红白事,践行文明新风,为村民做出样子,用质朴民风淳化人心;参与矛盾调解,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社会影响力,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动员退休教师、医生、护士、农业技术人员等回到家乡学校、医院、农技中心和相关村(社区)服务村民,培养人才,推动家乡发展。谋划出台新乡贤回乡居住、落户政策,让新乡贤回老家落脚有去处,吸引在外新乡贤回村常住。支持在家新乡贤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引导各级基层组织将符合条件的新乡贤纳入基层后备干部人才库。同时,为做出突出贡献的新乡贤提供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社会公共优惠服务。帮助新乡贤持续开展扶贫济困、支教助学等各类活动;制定人才、税收、用工等优惠政策,激发新乡贤回乡创业的积极性,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产业振兴、文化繁荣、精神提振、文明倡扬。

四、实施汇智工程—凝聚人心,共商振兴之谋。一是成立新乡贤政府智库。聘请在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有专长的专家学者为家乡政府顾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出智引源,推动地方发展。二是成立新乡贤会。探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村乡贤会为补充,村民广泛参与”的新乡贤会,开创群众办事、矛盾调解、信息咨询、致富求助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三是搭建新乡贤与家乡沟通的平台。发挥自媒体功能,定期向新乡贤发送家乡信息,传递乡情乡事;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乡村民俗活动,吸引乡贤回乡团聚,共谋家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和动能。依托政府公众微信号、扶贫兴业“致富团”、慈善公益“志愿团”,及时汇才聚智。召开“凤还巢、谋创业、话发展”座谈会和乡贤议事会,推动“人回乡、钱回流、厂回迁”,吸引肥东籍企业家返乡投资兴业,引发招商引资“雁阵效应”。2017年以来,依托肥东经济开发区,建设合肥—上海产业园,吸引肥东籍上海企业家回乡创业,截至目前,招商引资项目10个,吸引丁守文、刘正芒、梁升军等一大批在沪创业有成者来家乡投资办厂,带动数千名劳动力就近就业,培育近100多名当地各类高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