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包公镇: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显真情
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肥东县包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联合镇民政所、儿童督导员在辖区小包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端午节志愿服务活动。
6月22日一大早,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们整装待发,带着包粽子所需要的粽叶、糯米、蜜枣、猪肉和香囊等制作原材料来到小包社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上午放学后,孩子们欢快地来到社区留守儿童之家,和志愿者们一起动手包粽子、做香囊,谈心互动交流。
包粽子传承传统文化
手把手指导包粽子
“包粽子时,将两片粽叶面朝上,围成一个尖角,装满糯米、猪肉、蜜枣等食材后,然后把粽叶翻卷过来,再用绳子捆紧扎牢……”,现场,志愿者们耐心地教着每个留守儿童。一个个诱人的粽子在一双双巧手下呈现出来。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码锅蒸煮,一个小时后,喷香的粽子出锅了,孩子们都像小馋猫,迫不及待坐在一起开始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志愿者们在孩子们吃粽子的时候,讲述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做香囊祈愿美好生活
现场示范指导做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传说有辟邪祛瘟之意。在吃完粽子后,志愿者们又手把手教这些留守儿童穿针引线缝制香囊袋。在布片上加艾草、驱蚊的香料,缝制装饰,一件件小巧可爱的的香囊逐渐成形。将这些香囊挂在孩子们的脖颈上,看着孩子们稚嫩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志愿者们也被深深感动。
谈笑互动解心结
在谈笑互动中分享劳动的喜悦
整个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与这些留守儿童谈笑互动,仔细询问孩子们生活、学习情况,勉励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对于一些单亲、性格孤僻的留守儿童,志愿者们开展心理疏导,教育留守儿童面对生活的不幸,不要自暴自弃,而要勇敢面对挫折,学会坚强。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志愿者们引导他们不要放弃,通过自身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在谈笑间,在互动中,孩子们的心结打开,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期盼和需求为目标,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通过本次历时3个小时的关爱互动端午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放弃午休,与这些留守儿童亲切交流互动,不仅让这些留守儿童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更是借助指导这些留守儿童自己动手制作粽子、香囊等传统物件,让他们体会劳动的快乐。通过寓教于乐的说教,在这些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里面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通过心理教育疏导,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成长,快乐生活。(邢单清、黄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