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推进工作常态化 打好创城攻坚战
当前,肥东已处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紧要关头,市委明确要求2021-2023年创建周期肥东要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实事求是来说,肥东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很大,十年发展,十年创建,然而城市管理水平及市民素质的提升有所滞后。加之肥东县城老城区人口聚集、车辆众多,地铁、有轨电车、高架等大工程同时建设,交通乱象丛生,管理松散不严,说到文明创建,大家都是摇头,皆谓难事。其实,文明创建不是简单的创牌,而是为人民群众创美好生活。
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管理者的问题。有些人不够重视,不重视不是因为不重要,而且因为不痛不痒,不关利益。文明创建工作强调一万次,不如错一次就罚一次。要用完善的体制机制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层层传递压力,进而推动工作落实。其二,经济投入问题。文明创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菜市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路网工程建设等,来打造大环境;同时更需要花点小钱来改造小环境,打造小亮点,创造小情调。就目前来说,很多联点共建单位履行责任,仍然停留在并不常去的志愿服务活动上。其实,有不少可以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小活,有的单位愿意干,却没有一个顺畅的用钱通道。因此,要进一步理顺文明创建大盘资金使用机制,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特别是有想法、有干劲的单位,让钱花在刀刃上,花到细微处,花到老百姓心里,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大小事。其三,城市管理问题。肥东城市管理水平还跟不上,特别是在农贸市场、交通秩序、店铺经营、流动摊贩等方面,管理不到位,没有做到疏堵结合。公安、城管、市监、交通等部门,没有形成联合执法,一定程度上存在自扫门前雪的情况。其四,市民素质问题。城市快速发展,农民一夜进城,成为市民,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训,必须严管和引导结合,潜移默化地改变市民行为习惯,提升文明素质。
县委县政府对文明创建高度重视,也进行了建章立制,把各单位与主要社区联点共建,拉开了管理的大网,同时也联合纪委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制度虽好,但执行不到位。简而言之,抓得太软,畏难情绪与老好人思想依然存在,那么再好的制度都只是一纸空文。当前来看,肥东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虽然有一定距离,但真抓实干真有成效,如果重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把样本点搞好,也不是难如登天,所有问题终将迎刃而解。县文明办要发挥牵头抓总、协调推动作用,而不能成为“什么都办的文明办”;各主创单位要各管其责,各负其责,真正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必须用更大的力度、更强的举措、更严的奖惩,来抓文明创建,不可再用老办法、寻常之法,需要真正建立能够让所有干部触动心灵、影响绩效、事关荣辱的奖惩机制,以此表明县委县政府一抓到底、一视同仁、一往无前的创城决心。
因此,为圆满完成创城目标,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创建为民的导向。人民群众是创建的主体,要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可以集思广益,发挥群众智慧和力量,组织开展“文明创建大家说”“我家门口我管理”“对不文明行为说不”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调动群众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积极性。要着力规范市民行为,把正向倡导和反向倒逼结合起来,选树宣传先进典型,严管曝光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随手拍”活动,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要强化为民理念,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当做头等大事,把创建为民充分融入到具体实践工作中,畅通群众投诉反映渠道,探索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建立“文明创建快办快处通道”,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荣誉感、归属感。
二是划出责任清晰的网格。将原有的网格进一步梳理,编织全县一张网,把所有参与目标考核的单位纳入。县、乡、村三级在网,做到每个县领导、每个目标考核单位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把创建工作作为全年工作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与年终述职挂钩,与奖惩机制挂钩,与提拔使用挂钩。县文明办定期发送文明创建责任清单和近期重点任务,提醒责任领导和单位履行各自的责任。
三是建立奖罚分明的机制。将普通的工作简报,改为文明创建千分制督办简报,每周印发一期。县文明办负责从督查、征集、暗访、曝光、第三方测评、省市文明办检查等各种途径汇集问题,列出问题、照片、整改要求及时效、责任人、包联责任人、联点共建责任单位、责任县领导以及上周问题解决情况。所有责任单位个人同奖同罚,对于问题解决的加分,对于问题未能解决的减分,实在不能解决的,可向文明委报告,协商决定,县委书记、县长有批示加减分权。年终由文明办汇总分数,所有单位按分兑现奖惩。同时,要将用人导向树起来。对于创建不力、消极怠政、畏难不动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对于在创建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人,要提拔使用到相关领导岗位,用实实在在的体制机制,把大家创建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工作的热情提升起来。
四是培养参与创建的情怀。“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创建靠大家,党员干部更要冲在创城第一线。谁不想把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搞得漂漂亮亮,谁不想能够真正解决一些难题,谁不想享受创城成功带来的幸福感?大家都想,但大多力不从心,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培养党员干部抓文明创建的能力,理顺文明创建大盘资金使用机制,多组织考察和相关培训,特别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的培训,做到在岗在位,实干实行;另一方面,要不断培养每个人对肥东的感情以及期待肥东更好的愿景,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亲身体验文明创建一线岗位,激发他们对文明创建的认同感和带头讲文明树新风的责任感。 (李然)
上一篇:张贤伦:九旬老兵践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