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中秋(一)
肥东经开区祥和社区
中秋的脚步渐近,为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肥东经开区祥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耆乐中秋‘饼’承岁月”主题活动,让辖区老人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节日的温暖。
活动现场,月饼的香甜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志愿者们提前精心准备好面粉、馅料、模具等材料。制作环节里,有经验的老人热情地分享过往中秋做月饼的趣事,志愿者则耐心地手把手教大家揉面、包馅、压模。对于手法不熟练的老人,志愿者们更是悉心帮助调整,现场还不时响起轻快的音乐,伴随着大家的聊天声,满是团圆的惬意。活动尾声,老人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合影留念,脸上的笑容比月饼还要甜蜜。
此次活动,不仅让老人们重温了传统中秋习俗,更以“饼”为媒,串联起社区的温情,让尊老爱老的美德在这香甜的氛围中不断传递。 (程层层)
牌坊乡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牌坊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心策划了“中秋趣猜 表情包里的诗词密码”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学与现代趣味元素巧妙融合,让职工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志愿者提前将经典诗词、成语与生动有趣的表情包相结合,通过大屏幕条目展示。“举头望明月”对应“月亮+抬头”的表情包组合,“花好月圆”搭配“鲜花+圆月”的可爱画面,既考验职工的文化积累,又充满趣味性。大家积极参与,纷纷举手抢答,答错时互相调侃,答对后共同欢呼,实践所在一片掌声与笑声中变成了充满节日气息的文化乐园。活动还设置了中秋主题小礼品,为答对题目的职工送上具有纪念意义的礼物,让大家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浓浓的节日关怀。大家纷纷表示,这种“表情包 + 文化”的形式新颖有趣,不仅缓解了工作压力,还让自己重新拾起了对传统诗词、成语的兴趣,加深了对中秋文化的理解。
下一步,牌坊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围绕“我们的节日”与文化传承,策划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牌坊乡职工们的归属感与团队凝聚力,让传统文化在实践与创新中焕发活力。
元疃镇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中秋佳节如期而至。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生活,元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冰皮月饼制作活动,吸引众多村民踊跃参与。
活动现场节日氛围浓厚,村民们早早到场,分组协作制作月饼:有的按比例混合糯米粉、粘米粉等原料,加开水揉制冰皮;有的分割馅料,准备包裹。过程中虽遇面团不均、冰皮粘手等问题,但在志愿者指导与邻里互助下均顺利解决。
随着一个个月饼成型,村民们用模具压出圆形、兔子、花朵等各式造型,看着亲手制作的成果,满是成就感。大家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现场温馨热烈。
此次活动让村民在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魅力,深化文化认同,更搭建了邻里交流平台,增进情谊,增强凝聚力。元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也将持续开展文化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秋月圆,村民们收获了美味,更满载幸福。
古城镇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25日,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古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妇联、黄山社区社工站联合肥东县暖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走进古城幼儿园,开展“汉服映月·童梦中秋”主题文化活动。20余名萌娃身着汉服,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节日魅力,共绘团圆画卷。
汉服雅韵启童蒙 古礼新说传文化
“衣袂飘飘,小书生来啦!”活动现场,孩子们身着各色汉服,戴着帽子宛如穿越时空的小精灵。志愿者通过趣味动画PPT,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转化为生动故事,配合“玉兔捣药”“月圆人圆”等成语接龙游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当听到“月亮上有桂花树”时,5岁的悦悦睁大眼睛:“那嫦娥姐姐会做桂花糕吗?”童言童语引得满堂欢笑。
月满童心品甜韵 分享共乐话团圆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志愿者为孩子们分发定制月饼,并讲解“五仁”象征五谷丰登、“豆沙”寓意甜甜蜜蜜的吉祥寓意。孩子们轻轻咬下月饼,奶香与果香在舌尖绽放,纷纷举起小手:“我的月饼是月亮的味道!”“我要分给爷爷奶奶吃!”随后,孩子们还将不同口味的月饼与同学们互相交换分享,传递温暖情谊。
文化润心筑根基 薪火相传向未来
“穿汉服、听故事、品月饼,不仅是仪式感,更是文化基因的唤醒。”古城镇妇联主席表示,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趣味性互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理解中秋“团圆、感恩、传承”的内涵。社工站志愿者介绍,后续还会再社区开展“家庭中秋茶话会”、“手工制作冰皮月饼”等活动,鼓励孩子与父母共制月饼、吟诵诗词,延续文化传承。
活动尾声,孩子们齐声背诵《静夜思》,稚嫩的童声与灯笼的暖光交织成温馨画面。古城幼儿园园长感慨:“当孩子指着月亮说‘那是嫦娥姐姐的灯’时,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种子正在发芽。”(陈蒙)
上一篇:店埠镇:迎国庆 颂祖国
下一篇:店埠镇:品中秋 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