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肥东县:文明实践“润物有声”,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25-10-14 16:41: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30

循环园:热血铸盾 为爱挽袖

在园区的大街小巷,他们是为秩序保驾护航的“蓝色卫士”;在无偿献血的爱心现场,他们是毫不犹豫、为爱挽袖的“热血英雄”。近日,循环园城管队员们积极响应无偿献血号召,用殷红的热血传递着城管人的温情与大爱,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城管队伍的社会担当与奉献精神。

循环园.png

献血活动现场,在血站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队员们认真填写登记表、测量血压、抽血化验,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在这支献血队伍中,既有多次献血的“老将”,淡定从容,将奉献视为习惯;也有初次上阵的“新兵”,紧张好奇,在挑战中完成爱心的“初体验”。“老将”的沉稳影响着“新兵”,“新兵”的热情也感染着“老将”。 新旧交替,血脉相连,他们用同样的热血,共同书写着城管人的忠诚与大爱。

一腔热血,一份担当。循环园城管队员此次挽袖献血,是将“服务群众”的初心,从街头巷尾的坚守,融入了热血奔涌的脉动;是将“刚性执法”的外在形象,化为了“柔情奉献”的自觉行动,深刻诠释了城管队伍为民服务的本色。(夏颖)


白龙镇双庙社区:秋意普法正当时 法治清风润乡野

为强化农村法治建设,提升村民法律素养,近日,白龙镇双庙社区在社区文化广场及居民院落开展“法治进农家”主题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

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身着红色宣传马甲,围绕村民最关心的土地流转、邻里纠纷、农资打假、养老诈骗等问题展开普法。针对土地承包相关法律政策,工作人员结合农村土地确权实例,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承包经营权流转原则”“权益保障条款”;面对老年村民,志愿者通过“虚假养老服务”“低价保健品骗局”等本土案例,剖析诈骗套路,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财产安全保护”“维权途径”等内容。

“以前以为土地纠纷只能‘私了’,现在知道可以走法律程序,心里更有底了!”村民陈大叔拿着《农村法律知识手册》说道。活动中,宣传小组还向村民发放普法折页、法律知识挂历等资料3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40余人次,覆盖全村200余户家庭。

农村普法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石。下一步,双庙社区将通过“法律明白人”培养、“以案释法”院落会、村级法律顾问定期坐诊等方式,持续深化普法工作,让法治成为乡土文明的“护航者”,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陈玲玲)


马湖乡三官社区:“视频+走访”双管齐下 筑牢安全防线

为切实提升辖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筑牢社区安全防线,近日,肥东县马湖乡三官社区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视频宣讲+上门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把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活动中,社区采取集中宣传的形式,利用村民空闲时间,在指定村民家中播放“交通安全”“防范电信诈骗”主题宣传片,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交通规则、识别常见诈骗手法。针对白天农忙、无法参与集体观看的村民,工作人员提前发放印有网络安全知识、典型诈骗案例及防范措施的宣传页,方便村民查阅学习。

此外,对于独居或出行不便的村民,社区工作人员逐一上门走访,面对面沟通交流。在农户家中,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用“土话”“家常话”,细致讲解骑电动车不佩戴头盔的风险,以及“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等常见诈骗套路,并再三叮嘱村民如遇到可疑情况,应第一时间报警或向社区求助。

此次活动,有效增强了居民的安全防范能力。三官社区将继续推动安全宣传常态化、长效化,努力为居民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赵俊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