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 孙东亮
除夕夜,他在医院守护患病的母亲
——孙东亮事迹材料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唐诗《游子吟》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
孙东亮同志是肥东县气象局分管气象业务的副局长,参加工作30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一线业务值班。每遇节假日,总是让年轻同志回家和父母、亲人团聚,自己承担起节日的值班任务。他在基层台站工作的这么多年里,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工作业绩十分突出,是基层气象战线上默默的奉献者,曾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在单位,他是大家公认的好领导,好朋友;在家里,他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两家高龄老人的生活起居,与兄弟姊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几十年如一日,受到亲人、朋友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2007年元月妻子身患乳腺癌,他放弃了已在合肥市局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了肥东,精心照顾妻子身体,同时为正在上初中的儿子洗衣做饭,照顾老人,担当起全部的家务活。几年来,从没有因为家庭困难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妻子患病属中晚期,拿到化验单时几乎崩溃,面对即将开始的治疗过程,妻子几乎失去生活信念,他用真情感动着妻子,一直陪护妻子治病,鼓励妻子树立生活信念。在医生的建议下,妻子先是手术切除病灶,然后再接受6次化疗,最后是5年的药物辅助治疗。每次化疗时,他都亲自陪护在旁,面对因化疗反应强烈的呕吐,情绪不稳的妻子,他总怀着心疼与爱怜任劳任怨、精心呵护。为了争取妻子病情早日好转,他先后带妻子奔走多地,求医问药,不辞艰辛。听中医说癌症患者不能吃鸡、鹅、牛羊等肉类食物,而黄鳝、老鳖等水产品有利身体恢复时,他时刻注意家庭饮食习惯,常年买来新鲜的鱼、虾补充营养。在他的精心关怀和照顾下,妻子鼓起生活的勇气,乐观生活,每天晚上他都陪伴着散步,终于创造了奇迹,使妻子身体渐渐恢复健康,现在已看不出是个曾经身患癌症的病人了。
2014年元月份,年迈的老母亲突然晕倒,送到医院时呕吐不止,呈昏迷状态,经过CT扫描,医生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当时的病情已非常严重,老人80多岁了,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且是第二次脑内出血了,2008年曾经因脑出血住院一个月。母亲这次发病住院,不能说话、卧床不起,浑身上下插入多根管子,大小便失禁,且病情不断加重,医院几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在母亲住院期间,他白天忙于工作,晚上赶到医院,陪护在母亲身边,喂水、喂药,擦洗、按摩身体,奔波在医院和单位之间。今年1月30日是除夕,他在肥东值班24小时,晚上8:30下班后,又赶赴合肥医院为母亲守夜,经过两个月的医治,老人才转出重症监护室,这此间他没有因为母亲住院而请假一天。医生说老人的第二次脑出血是很严重的,这次能脱离生命危险,多亏你们子女们的细心陪护。
孙东亮姊妹三人,他在家是老小,上有两个姐姐,都已退休在家,经济状况也很一般,父亲早年去逝,年迈的母亲脾气古怪,一心想独自生活,2005年,他说服妻子,用公积金货款的方式,在合肥购买一套二手房,给母亲一人居住。现在母亲由于生活不能自理,长期住在护理院,此套房子就暂时出租,1000元的租金收入,全部用来给母亲看医、买药、请护工,妻子也没有半点怨言,此事也深深感动了两位姐姐,她们自愿承担起白天轮流看护母亲的工作。
孙东亮妻子在家为长女,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在国外,一个在肥东乡下工作,80多岁的老父亲也就顺理成章的要在他家养老了,两边的老人总是不断交替来住。人老了,唠叨是难免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说,不要和老人顶嘴,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为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的关键时刻,常言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们留下再丰厚的财产,不如留下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给后辈,虽然老人唠叨点,但绝无恶意,老人把孩子养大很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双方老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与人为善,与邻里和睦相处,他更是左邻右舍尊老爱幼的楷模。2011年有位中学同学生病住进县中医院,当他得知患者经济有困难时,主动送去2000元现金。2012年听说妻子朋友也是癌症患者,需住院手术治疗时,他和妻子一同前往,留下2000元,同时鼓励病人要树立信心,要用信念战胜病魔。像这样默默资助困难人,他不知做了多少次。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多年如一日,竭力奉养着两位老人,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孝老爱亲的含义,在兄弟姐妹中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同事和邻居们的一致称赞,他就是肥东的气象人—孙东亮。
上一篇:E1 丁业珍
下一篇:梁园镇卫生院文明创建氛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