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肥东县救助站:寻亲两年终有果 姐弟相见话离愁

发布时间:2018-06-26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240

程少柱本来是个很普通的名字,但是他还有另一个特殊的名字“党岸应”,如果不是两年前的走失,如果不是肥东县救助站救助,也就没有今天的故事。

2017年1月27日,农历-除夕,天寒地冻,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合家团圆的气氛中,也许你正守在电视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而肥东县救助站按照规定必须要24小时值班,当日值班人员—刘瑾坚守岗位。晚上21:10撮镇派出所送来一名男性,上身蓝色夹克,下身黑色裤子,留有胡子,头发有点白,50多岁,据派出所描述在肥东县长临河敬老院附近发现的,发现是已经冻得手脚通红,值班人员立即准备了热水和鸡蛋面。当时救助人员情绪很不稳定,为了更好的救助,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安排到肥东县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在医院治疗期间,救助站工作人员多次前往查看,病情好转后就去询问其家乡因为他是除夕夜走失家人肯定焦急万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是他是个哑巴并且不会写字,只会说一个字“桥”,这给我们的寻亲带来很大的麻烦,毫无头绪。肥东县救助站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发布今日头条寻亲公告、DNA信息比对、公安人口信息系统查询、走访查询等多种寻亲手段帮助其寻亲,都未能查明身份,最后按照规定安置到肥东县桥头集托养点。

在安置点救助站人员经常去查看慰问,通过接触发现轻微的口音像是肥西一带再根据他说的“桥”,我们判断应该他的家在肥西附

近有座桥,工作人员立即安排车辆前往肥西到只要有桥的地方就询问有无此人,可是任然没有查询到此人。时间一晃就是一年。

2018年1月肥东县救助站根据《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民发[2015]58号)文件要求,对所有长期滞留人员符合条件的给予办理户口,其中程少柱也申请办理了户口办理,2018年5月30日新的身份证下来了他的姓名:党岸应,安徽肥东县人。本来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可是2018年5月8号省民政厅签发了皖民务函[2018]252号《关于对全省救助管理机构无法查明身份受助人员开展集中人脸比对寻亲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给这些滞留人员带来了希望,通过加班加点,救助站工作人员把25名长期滞留人员的信息资料上传给市民政局,在通过省民政厅大数据人脸比对后反馈给了救助站大量详细的人脸比对结果。

救助站工作人员拿到数据后立即筛选甄别,发现一人和党岸应的数据比对符合度较高,2018年6月21日联系到他的姐姐程贵英,安徽舒城县,在询问其弟弟是春节走失,哑巴,不识字等信息后确认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全站人员非常高兴,而他的姐姐也不敢相信是真的,当时就泣不成声,以为弟弟早就不在人世了。6月22日程贵英和他哥哥、侄子一同来到肥东县救助站,姐弟见面喜极而泣,场面感人至极。程贵英不停的说感谢救助站感谢党和政府,其实这本来就是救助站的日常工作。在办理相关手续后一家人高兴的离开肥东县救助站。

一个人,两个姓名,两个户口,两种身份,却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重视民生的大爱,也显示了救助工作的重要性!相信通过救助站的努力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合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