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要闻

保持精神状态 强化使命担当 向着大富美强的目标迈进

发布时间:2018-10-24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478

今年以来,肥东县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强烈的使命担当,稳慎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肥东县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稳中有变新形势,全面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下半年重点任务,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聚焦经济发展

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平台。开发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承接产业的主平台。肥东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三大开发区转型升级。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快4平方公里智能制造产业园招商和建设。肥东经济开发区推进产城一体,加快合六叶以南“新区”建设,沿魏武路布局工业走廊。合肥上海产业园依托高速梁园道口,启动北区智慧物流港建设。


突出高质量的招商引资。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电子芯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对接,灵活运用以商招商、基金招商、股权招商、并购招商等多种方式,深化与合肥高新区、新站高新区、上海闵行区等合作共建,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肥东。

推进高质量的项目建设。加大“大新专”项目调度包保推进,实行领导联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已落户的重大项目,全力保障施工环境,力促企业早日达产。

营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坚持于法周全、于事简便的思路,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进部门集中办公、一站审批、并联审批、全程代办,实现“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和“最多跑一次”,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投资发展环境。


聚焦乡村振兴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肥东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而言,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更是众望所归。

推动乡村振兴,环境是首要前提。肥东县将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为抓手,高标准推进乡镇驻地建成区和中心村建设,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快实施自来水一体化改造、天然气进村入户工程,打造形态田园化、生活城市化、服务均等化的幸福家园。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支撑。肥东县依据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口集聚等情况,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思路,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长临河、桥头集、撮镇等沿山沿湖乡镇,将加快开发休闲娱乐、文化旅游、民居民宿等新业态,吸引聚集人气,打造特色品牌,形成规模效应。马湖、白龙、响导等中北部乡镇,将做活土地文章,建立土地资源招商项目库,吸引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参与乡村开发。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根本保障。肥东县将念好“招才经”,健全扶持制度,鼓励市民、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租赁空闲农房,鼓励兴办民宿客栈、乡村酒店、休闲农庄、农村电商、农事体验、乡村康养,尊重人口流动规律,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社区。


聚焦民生福祉

肥东县将绷紧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质按量完成33项民生工程,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好的教育。加快城南小学、肥东五中、碧桂园小学、护城路小学、肥东二中新校区等项目建设,加强教师待遇保障,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把稳就业作为民生之基,搭建县乡村三级人才供求平台,做好用工需求与就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促进大学生、退役士兵、农民工等群体多渠道就业。

更满意的收入。坚决打碎“玻璃门”“弹簧门”,鼓励支持专业技术人才离岗创业、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认真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完善大病救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大力推进“健康肥东”建设,健全完善县域医联体、医共体,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加大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征迁安置速度,完成337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建成209万平方米的安置房。

更优美的环境。加快推进文明创建“十大工程”,启动39个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打造一批精品道路、精品公园、精品街区。加快完善停车场、公共厕所、农贸市场等城市配套,推动县城“旧貌换新颜”。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市民中心、图书馆、大剧院文化馆、规划博物馆土建部分力争年内完工、主体建成。启动建设一批城市阅读空间,打造书香四溢的文化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