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扎实推进贫困村“四好乡村路”路网改造
“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村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网络,不仅给贫困村群众带来了交通便利,还送去了人气、运气和财气”。11月3日下午,在古城镇江淮社区播种完成的特色药材种植基地,该镇镇长李长权一边听着群众对家乡道路修成之后的赞美之语,一边就道路畅通工程与分管负责人进行交流,要求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全力实施“四好乡村路”这项民生工程,为推进贫困村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
程俊浩是该镇松王塞回去在读三年级的留守儿童,从家到学校有10多里,以前由于道路偏窄通行不便,从家里面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爷爷奶奶只能骑着三轮电瓶车在雨天和冬季前来接送,由于道路不畅,家里人担心不安全,现在道路修好了,校车直接通到家门口,每天早上,程俊浩都会准时在家门口等车,十几分钟就可以到学校,方便极了。村民袁华说,以前是江淮分水岭道路都是小山路,坎坷不平,现在道路变宽了,孩子们上下学方便多了,我们家长很放心。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作为古城镇境内贫困村之一的江淮社区,建好“四好乡村路”尤为重要,它是联系主路的 “毛细血管”,只有打通“血管”,实现村组道路循环,交通基础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群众致富才能有盼头。该社区当家人、村书记兼主任的袁修韬说,在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经常由于道路不畅等原因,村民对发展特种种植顾虑重重,担心收上来的特种经济药材产品不能及时对外销售,影响保质期。如今,县镇两级多方对我们贫困村道路改造升级进行帮助,实现了村组道路畅通全覆盖,现在道路修好了,将江淮社区境内所有村组与梁古路、古龙路、范栏路等交通要道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畅通了旅游通道,给广大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也给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提升。
“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我们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用好,养好,彻底解决贫困村服务最后一公里民生工程,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副镇长黄艾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