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美丽办:我县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成果评审过半
1月30日,肥东县再次召开“2019-2020年度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成果评审会”。白龙镇王塘社区王塘等14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成果通过了专家评审。至此,我县已完成31个美丽乡村中心村的规划评审工作,任务过半。评审会标志我县今年惠及百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拉开大幕。
2019—2020肥东县需要完成建设的美丽乡村中心村为58个。2019年度计划建设中心村29个,其中省级12个,市级17个;2020年度计划建设中心村29个,其中省级13个,市级16个。所有中心村的规划编制、评审工作在2019年一季度前完成。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十三五”时期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注重规划先行,体现地方特色。实行全县中心村布点规划、县域旅游规划、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城镇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多规合一”。依据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导则》和《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验收办法》科学划定整治区域和范围,做到目标明确、任务详实、功能定位精准。注重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以村庄整治改造为主,不搞大拆大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树立“织补”的理念,找出重点和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坚决避免大拆大建。达到“环境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文化惠民、群众满意”的目标。注重分类分层推进,高效集约整治。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上,不搞“一刀切”。多绿化、少硬化,乡土树种为主、乔灌结合,不栽种高档名贵树种。不搞农村“城市化”,见缝植绿多栽树,推进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乔灌结合化。建设“五小”(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庭院、小竹园)工程,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庭院美化,经济实用,实现公共绿化全覆盖。注重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一村一品”推进产业发展,强村富民。让文化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点睛之笔、闪亮招牌,确保每个村有看点、有说头,促进文化和村庄的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一村一特色”,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注重“垃圾、污水、厕所”的整治,依据《合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规划导则》,对整个村域内的村庄同步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注重长效机制建设,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建立社会参与、村民共建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建一个带一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
评审专家们对规划的成果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规划图纸包括说明书应当简明扼要、含义清晰、定量准确。图纸内容应与说明书表达一致。规划成果要指导性强,能全力保障项目落地,有效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成,尽快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