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梁园镇组织向陈大传同志学习

发布时间:2013-12-18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844

陈大传,中共党员,1962年生, 1997年4月起担任梁园镇刘巷村村委、支委、村主任,2009年5月起担任中共梁园镇刘巷村支部书记;肥东县第九届政协委员。2013年10月28日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2013年11月20日逝世,终年51岁。

陈大传同志多年来对党忠心耿耿、对事业无私奉献、对自己及家人严格要求、对人民群众倾情相待,深受群众爱戴,他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励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牢记宗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激发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美好乡村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镇党委决定在全镇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向陈大传同志学习的活动。

一要学习陈大传同志忠诚事业、服务群众的崇高情怀

陈大传同志讲政治,顾大局,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注重维护村两委的信誉、群众的利益。作为县政协委员他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他坚持勤奋工作不放松,贯彻上级决定不动摇。他牢记使命,忠诚事业,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为促进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陈大传同志担任刘巷村书记期间,新建村级砂石路1100 米,使260余村民受益;清淤河道3公里,受益田亩2000亩;整治塘坝3口,受益田亩600余亩;新架三相四线800米;新建村级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建筑面积达240平米;流转土地40亩,引进特种养殖企业一个,每年为集体经济增加收入约3万元;取得镇和县水利部门的支持,投入了近10万元,翻新了刘巷电灌站站房。 

二要学习陈大传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陈大传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牵挂村里的事务和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13年10月28日凌晨5点多陈大传书记还在给正在睡梦中的村干部打电话布置迎接市计划生育检查工作,之后一向接电话及时的陈大传书记就再也联系不上了,当村干部再次发现他时,他已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10月28日下午陈大传做了手术,31日晚上刚清醒过来的陈大传同志第一时间不是询问自己的病情,而是不停的念叨“医保,医保”,病床前的家人知道他心中惦记的是村里的医保还没有缴齐,此后,从住院到11月20日去世,陈大传书记再也没能醒过来,“医保”成为他留下的最后一句遗言。陈大传书记生前最后的手迹,是一张工作安排:“合肥市环境整治29-31检查”,上面是对迎接农村环境检查工作的细致安排,甚至连村里很小的卫生死角都做了标注。

三要学习陈大传同志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的优秀品格。

陈大传同志生前求真务实,低调朴素,不慕浮名,不搞形式,甚至没有留下一张他的工作照片,但是群众对他的工作却是有口皆碑。陈大传同志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的卧室内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个破烂的大衣柜基本失去放衣服的功能,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挂在墙上,一台老式电扇已经使用了26个年头。陈大传同志对群众却十分慷慨,困难群众去找他,总不会空手而归。刘巷村巷南组五保老人薛忠义的老伴去世,手头没钱办丧事,陈大传书记得知后,立即拿了2000元送到他家里,解了老汉燃眉之急。作为村党支部带头人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是严格的,刚从部队退伍的儿子想加入党组织,陈大传对儿子说,你刚退伍回村,作为村书记的儿子,你必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让大伙觉得你达到入党标准时再考虑。直到如今他儿子还没有入党。两年前政府投入资金建设村党员活动室和计生服务室,他搞建筑活的弟弟透露出想承包的想法,被陈大传书记一口回绝。“打铁还需自身硬”,正是因为陈大传同志淡泊名利,严于律己,才有了他在两委干部中的威信和在群众中的威望。

陈大传同志一直工作在基层,他的岗位虽然平凡,但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他的事迹可信可敬,可学可比。全镇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陈大传同志先进事迹同正在开展的“反四风”和建设美好乡村工作相结合,通过学习陈大传同志的先进事迹,对照检查自己,找出不足和差距,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为推进全镇经济社会高效快速发展,建设富裕美好的新梁园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