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第六届全民文化月完美收宫
3月15日上午,肥东县第六届全民文化月暨“送戏进万村”民生工程在古城镇东庄村完美收宫,预示着这场文化视觉盛宴在全镇26六个村居相继登场10天之后,用397个不同类型的艺术表演形式,为全镇近3万名群众精心烹制的“文化惠民”全民共享民生工程达到预期目的。
从3月初开始,该镇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成立了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领衔的“送戏进万村”工作小组,派出2个工作指导组,对26个村居演出时间、演出地点、参演队伍以及由群众自编自导的文艺剧目进行审核,结合县委宣传部配送、选派、融合精品文艺剧团和文化志愿者加盟等优势力量,反复打磨全县也是全镇第六届全民文化月送戏进万村文化演出内容,力求以新旧融通,老少比配,传统与现代相互补充来为全民文化月提供最佳的视觉效果。其中,以古城镇本土和地方院团演绎的民俗地方戏曲受到的青睐程度为最,尤其是庐剧这一传统地方戏,为大多数留守在家的老人们亲眼目睹诸如刘长芬等戏剧名流的精彩演唱,提供一次零距离欣赏的契机。“真的有点感到不满足,《孟姜女》这出戏有三段心愿,今天上午只唱了一段,还想听听后面的,可惜,快到中午了,希望下次还能听到”,在东庄村演出结束时,张广明老先生还在咀嚼戏中的人物内容,一边对镇综合文化站现场负责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在26场演出中,无论是演职人员,还是现场观众,彼此相互默契,结成友谊,让整个全民文化月精彩纷呈,其中,不乏有一个个晶灿的瞬间:县文化志愿者郑敏逢场必到;在黄山村,五、六十年代曾活跃在乡村之间的文艺老兵轮番登台献艺,二胡、笛子以及书法现场演绎让家乡群众乐不思蜀;在塘庄社区,民间艺人王信德、剪纸达人等更是大显身手,用精妙的文艺表演为家乡父老乡情送上自己的“相恋”情结;在鸡鸣村,一大群文艺爱好者更是自编自演多种形式的说唱节目,体现在《党的恩情》、《民生工程就是好》、《我的家乡最美》等节目之中,其中新编的《老汉逛新城》更是说的人们心悦诚服,由衷表达了富裕起来的农民对国家、对党的深情厚谊。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也成为了全民文化月“送戏进万村”行动中的中坚力量,她们用小合唱的方式,传达了老年人自娱自乐,丰富晚年生活真实画面。广场舞作为群众最普遍的文艺表现形式成为了第六届全民文化月的“家常菜”。为了使家常菜津津有味,来自全镇18支舞蹈队的广场舞爱好者更是精心筹备,演出现场不乏有惊艳节目亮相,就连长期居住在肥东县城里的广场舞爱好者也纷纷加盟各自团队,其中,既有岱山湖舞蹈队近19个不同类型的表现多民族文化符号和时尚文化符号的演绎,也有新组建的心悦舞蹈队编舞的《新古城》,还有远在江淮分水岭村组内平均年龄近70岁的老年舞蹈队,还有广兴、杨塘、陈兴社区舞蹈队等等,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只只活跃在最基层的文艺爱好者的无私奉献,才让三月的滁阳古城如鲜花般的绚烂多姿,美不胜收。文化自信被“送戏进万村”民生工程打造的精彩飞扬,该镇文化志愿者王胜和袁军不约而同地道出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