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兴乡:坚持以点带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近年来,肥东县众兴乡以“五清一改”为抓手,重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力争“一年大变化,两年成示范”,以点带面全面实现人居环境提升,力争到2020年将众兴乡打造成清洁、美丽、宜居的“合肥后花园”。今年,肥东县众兴乡在全乡9个村“社区”,每个村各打造一个示范点,探索出一条人居环境整治的新路子。
盘活资源、变废为宝。众兴乡坚持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原则,依托各村特色,在村庄原有基础上适当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大高村陈小郢以“农耕文明”为特色,将上世纪90年代以前打谷场常见的石器农具石磙收集起来,摆放在乡村小路两边,丢弃的废瓦整齐排列在水沟两边。花灯社区贾户用废弃的轮胎和红砖铺成了一条条“音乐小道”,陶瓷瓦罐裁剪成别致造型插上鲜花,变废为景。道路两边大面积播撒花种,一年四季音乐环绕,花海为伴,低成本、接地气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创新之举。
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讲求统筹谋划、循序渐进。依托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四好农村路”等民生工程建设,众兴乡在各村自主选择打造的示范点内同步开展改水、改厕、环境整治和道路修建等工作,全方位、立体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今年众兴乡计划改厕694户,结合人居环境打造将原本脏、乱、差的露天旱厕改造成干净、方便、美观的水冲式厕所,积极将全乡污水接至合肥市新站区余湾污水处理厂处理,一改往日污水横流现象。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垃圾分类桶,引导农村垃圾分类投放,并安排专人每天分类收集、集中清运处理,村民环境意识逐渐提升。通村组道路和“户户通”道路计划修建10公里,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群众参与、合力共建。人居环境打造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依靠群众。花灯社区贾户村民组在工作推进中,群众热情高涨,纷纷主动捐资参与打造,村民张建国捐资8000元将门前的泥泞土路改造成水泥路面,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因此命名为“爱心巷”;张仁林等3户村民合力捐资一万多元将小巷墙体绘上彩绘,路面铺上水泥,园圃围上栅栏,打造了一条人人称赞的“同心巷”。联合村张郢房自然村,有两个村民组,原本村里只计划打造其中一个村民组,随着工作的推进,群众参与情绪高涨,积极要求两个村民组同时进行打造,从村要干,变成群众要干。
三分打造、七分管养。守得一时易,守住时时难,人居环境整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通过前期的工作开展,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一些村民积极主动承担起本地环境监督的职责,爱护环境意识深入人心。花灯社区贾户安排专业保洁队伍每天进行管养,不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路面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得以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