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牌坊乡:做好结合文章 打造特色村寨

发布时间:2015-08-24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258

 

    
  一栋栋独具文化特色的民居,一排排印有村徽图腾的路灯,一处处彰显民族风情的建筑,索伦杆、图腾柱……,走在牌坊社区,民族元素随处可见。
  “我们生活在先祖完颜佩将军屯田的地方,我们的祖先来到这个叫做褚家洼的村庄,先辈们在村前屋后栽下了千万万棵柳树,因而村子还有鲜为人知的名字千柳村庄……”,走进牌坊社区西大街,便能看到这首村诗—《走在牌坊村的田畦上》。
  2013年12月,牌坊社区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试点村”,将连续3年重点扶持建设。同时牌坊社区也属于省2014年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村寨建设以“民族文化和田园风情为特色,以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导的民族和谐社区和幸福家园”为定位,以“全省一流,全国知名”为目标。在建设当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做好结合文章,把特色村寨建设成独具特色,群众满意的美丽家园。
  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突出回族、满族民居风格,传承回族、满族建筑文化,高起点编制《牌坊社区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把村庄当作景区来规划,把基础建设点当作景点来设计,把农户当作小品来改造,着力营建特色村寨。按照“保护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的要求,建成回族满族特色建筑群落。
  与民族政策宣传相结合。将民族团结进步纳入美丽和谐乡村建设中,在村(社区)委会、文化广场等重要场所,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并将回满民族的团结和谐纳入村规民约中,开展评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孝老爱亲”等各种创建活动,让少数民族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的特别关爱。
  与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将回族满族文化元素与各项建设有机融合。新建具有回族满族特色的民居,新建民族牌楼、文化广场,民族文化馆,同时在新建的农家别墅上,安装代表回族满族的图腾;绘制反映回族满族习俗的艺术作品,形成民族文化墙;打造回族“开斋节”、满族“朝阳花地”跑马场相关民族品牌,积极开展民族腰鼓、歌谣、舞蹈、书画的普查、挖掘和整理。加强回族满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建立回族满族文化宫,在学校开设回族满族特色课程和体育项目(蹴鞠球),产生民族文化非遗项目传承人,定期开展回族满族风俗传帮带活动。
  与蔬菜产业资源优势相结合。以壮大蔬菜主导产业为关键点,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新模式,注重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使之成为回族、满族农家乐或旅游参观点、景点。将“土鸡蛋“、“回族牛肉”、“油香”、“千柳杭椒”等民族传统美食得到发扬和传播,提升民族特产的品质和品牌效应。
  与民族旅游开发相结合。在编制《牌坊民族社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中,将结合编制牌坊乡域旅游发展规划,使特色村寨建设成果锦上添花,构筑以“文化、田园、生态、民俗”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基地。把特色村寨建设与开发民族风情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相结合,让群众自觉地参与特色村寨建设,打造特色回族满族村寨。积极建设回族满族农耕文化体验园,开发“千柳村”、“朝阳花地”跑马场遗址的观光旅游。以旅游业、商贸业来活跃三产。
  截至目前,已建成千柳圣境牌楼、村口景观、千柳公园、民族文化墙、民族文化广场、回族民俗馆等,满族墙立面改造、民俗馆等正在建设中。“一棵舞动的绿色柳树下,包围着徽派风格的牌楼,绿树成荫,流水潺潺,曲径通幽”,主题为“舞动民族风”的村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特色村寨更是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