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全面推进滁河流域专项整治
作为地处滁河流域范围内的古城镇,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施肥、农药、养殖等多种原因所致,流域范围内水质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部分水库塘坝流域水质超标现象较为严重。在打造青山绿水,美化人居环境的进程中,古城镇把根治滁河流域水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程,通过整治水面养殖,加强对人居环境,尤其是农业生产环节施肥和农业残余物的定向清理,以镇村组“河长”走河巡查为主线,全面突击整治整个滁河流域生态环境,力求通过“河长”带动,让流域范围内村居现场监管责任人对整个河流区域环境谙熟于心,对生态发展了然于胸,做到问题发现在萌芽状态、隐患排除在可控范围、综合治理实现环保科学利用,从而达到环境优化、生态发展良性循环,再造一个水清净美、水质达标的流域大环境。
在治理过程中,该镇水利部门按照河流流经走向、河流、塘坝库区所在的范围,及时组织镇村河长进行全面“走河”排查,每周对河长排查安全隐患,开展现场综合治理情况进行汇总、登记,提升巡河频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滁河流域库区塘坝的水质考评信息进行跟踪问责,加大治理力度,尤其是针对小一型、小二型水库的水体养殖进行现场办公,组织镇村组干部全面清查库区流域水体养殖现状,结合清理、关闭、清场“小散污”个人养殖污染源,从底子上切断污染源,保证水体体质向“合格”层面过渡。再者,镇水利部门还联合执法部门,从排查、了解滁河流域源头四周环境入手,地毯式查询是否有违规企业从事防化等重污染企业生产经营,是否存在养殖农户在源头从事养殖生产现象,进一步加强对流域源头的管控,并结合村居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在26个村居设立垃圾兑换点,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农药和施肥所用的包装袋、包装盒等进行数量兑换,提高群众主动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从全面提升保障功能向全面治理转变,从疏通河道向综合管护、全面治污转变。建立健全整个流域范围内有人管、有人保护责任体系,以全面提升水质水环境为目标,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详实的举措落实“河长制”,加强日常巡查、督查、排查,提升治理、管护能力。镇水利办还每周对治理、督查、巡查情况,以简报的形式进行全镇通报,纳入村居年度考评。
黄艾表示,开展滁河流域全面综合治理要结合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辖区内的塘坝和沟渠、河道进行疏浚拓宽,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将河流日常保洁纳入“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范围,做到同考核、同奖惩。此外,要利用报纸、宣传栏、公开栏、流动宣传车、宣传横幅和街头宣讲等多种形成,建立健全立体宣传模式,积极引导群众爱水、护水,举全镇之力打造水清河净新局面,让优质水质造福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