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守护亲情:74岁老人照顾着3个残疾人

发布时间:2015-10-14 00:00:00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264

 

   在牌坊乡赵坊社区,有一户特殊的残疾人家庭,一家4口中有3人都是二级精神残疾人,而74岁的白礼宝,回族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妻女二十多年,不离不弃,毫无怨言,这是亲情的力量,更是爱的力量。
  当笔者来到白礼宝家的时候,看见白礼宝和妻子正坐在门口等候,看见我们的到来,白礼宝的妻子显得有点紧张,但是脸上依然露出了微笑,可这种笑容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不太一样。来到屋里,笔者看到白礼宝的一个女儿正在屋内看电视,一个女儿在旁边玩石子,虽然穿着很破旧,但模样长得都很清秀。
  “白礼宝对她们母女三人真是没话说,做饭、洗衣服啥事都干,不是白礼宝,她们母女三个也活不到今天了”,邻居这样告诉笔者。据了解,白礼宝父母去世的早,那时家里很贫困,娶不到媳妇,后来50岁那年,通过亲戚给她娶了一个媳妇,可娶到的媳妇却患有精神病,属二级残疾,但是白礼宝觉得老来有个伴也算不错的了,于是就细心照顾媳妇的衣食住行,后来生了两个女儿,也都患有精神疾病,大女儿白芳芳今年24岁,情况比小女儿白星星要稍微好些。笔者看到18岁的小女儿完全不和别人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大女儿可以简单的和别人对话,但是发起病来,几个人都控制不了。“大女儿还能自己穿衣服,上厕所什么的,孩子他妈和小女儿什么都不会,每天要给她们洗衣服、洗澡,干了二十多年了,都习惯了”,白礼宝笑着说道,乐观的心态让笔者赞叹不已。据白礼宝介绍,他妻子和二女儿经常大小便都拉在裤子和床上,有时最多一天要换三四条裤子,大女儿犯病时,脾气非常暴躁,把家里的东西都给砸坏。虽然他有时也会烦躁,但更多的时候是感觉到幸福和满足,“我五十多还能再娶妻,有两个孩子,已经很满意了,现在我也七十多岁了,照顾不了她们多少年了,两个女儿也大了,就盼着她们能成家立业,那我就没什么遗憾了”,白礼宝说道,“家里没有人能挣钱,现在生活的所有费用都是政府救助,每个月有四个人的低保钱、计生奖补、还有残疾救助,养老保险,合计在一起,一个月可以拿到一千多块钱,能够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了,是真心的感谢党和政府啊”。
  “他们家确实很困难,正好乡里有几项民生工程奖补,都帮他们申请了,尽可能的让他这一家子生活的好些”,赵坊社区主任完永翠告诉笔者。像白礼宝这样的家庭,在牌坊乡还有不少,据牌坊乡民生办主任阚乐民介绍,牌坊乡民生工作始终本着“群众急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兑现承诺”的原则,把民生工程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利益问题,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2015年上半年,民生工程补助类资金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补助10787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910597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7100人,发放养老资金1384500元;残疾人救助与康复补助396人,发放资金291400元;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补助7人,发放补助资金30660元。
  民生工程顺民心,合民意,是一项“民心工程”,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生工程告诉我们,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老百姓们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让大爱在牌坊大地上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