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园:文明实践志愿者助农销售“爱心菜”
“我家大白菜、萝卜、菠菜等质量都好,青椒、冬瓜、南瓜等菜品也储备较多,这段时期特殊,能不能帮忙想点办法!”
2月14日,家住肥东县循环园仙临社区一蔬菜种植大户胡建义找到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寻求帮助。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蔬菜销售遇到瓶颈,菜农们看着满大棚绿油油的蔬菜,心里很焦急。
时值园区众多企业陆续复工,复工企业的食堂也有购买蔬菜食材的需求,园区科技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听到诉求后,马上到大棚区跟大棚户们一起研究情况,帮助菜农销售“爱心菜”。当天下午,在志愿者通过复工复产企业微信群发出帮园区菜农卖菜的消息后,胡建义的电话、微信一时间成了“热线”,订单源源不断。“菠菜10斤,上海青27斤,蘑菇20斤,萝卜20斤,芹菜15斤,大蒜苗20斤,大颗白菜10斤……”园区复工企业把食堂的蔬菜的需求信息发布在群里,服务支队负责信息对接的志愿者会第一时间回复信息,企业需求的菜品也会得到及时采摘与供应。15号蔬菜有交易开始,还有一些志愿者会和菜农一起,开着小车往园区企业送“爱心菜”。短短2天,这些“爱心菜”销售量猛增,一份份助农订单温暖了胡建义等种植户的心。
据悉,在园区仙临、刘集社区胡建义这样的蔬菜种植户还有很多。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外放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要求,园区科技科普志愿支队积极为复工企业和辖区蔬菜种植户搭建供需平台,通过微信群沟通对接双方需求,每天15点前志愿者会把汇总后的菜品需求报给相关菜农。菜农们收到信息后会立即进行蔬菜的采摘,并根据各企业的需求量进行称重、装袋。第二天一大早,菜农们会把打包好的蔬菜分别送到各企业。菜农们承诺在保证菜品新鲜、质量的前提下,对园区企业供应的菜品一律按批发价。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搭建内部供需平台,让蔬菜销售、采购在辖区内形成完整“闭环”,既帮助了社区菜农解决“卖菜难”的问题,又让企业职工吃上了平价放心地产新鲜蔬菜。有效减少人群聚集、流动,避免交叉传染,从源头上助力了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