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石塘镇:两桌“包公家宴”推开节俭办事新风尚之门
近日,肥东县石塘镇龙城社区的群众沸腾了,“听说老东组一位80岁的老人仙逝,儿孙满堂,仅办了二桌‘包公家宴’的宴席”,几位赶集的群众纷纷议论。
这是县纪委在石塘镇龙城社区开展“包公家宴”进农家活动的一个缩影。“移风易俗要有先行示范者,党员干部是最好的带头人。”肥东县纪委监委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时严格按照标准,事先报告备案办事地点、邀请人员、酒宴规模等情况。
2020年6月30日,石塘镇龙城社区党委书记杨世平同志的姑父离世第三天,他的亲朋好友认为“酒席搞得简单,怕被别人说小气,在亲友面前跌面子。”杨世平拿出石塘镇龙城社区移风易俗倡议书给亲朋好友,并劝说他们按照“新规矩”统一标准简单操办,“老表,现在大家办酒宴都按照‘包公家宴’的标准执行,太过铺张可不是啥好风气。”在征得亲朋好友的同意后,杨世平带着亲戚主动到社区红白理事会报备,随后社区志愿者、红白理事会便上门推行“包公家宴”菜谱。
“包公家宴”以当地家常菜为主,就地取材、绿色健康,是县纪委在全县大力推荐的红白宴席,也是全县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关键点。经过社区志愿者的耐心细致讲解,杨世平一家最后同意按“包公家宴”的标准来操办。最后这场白事宴席只办了两桌,相比较之前的宴会标准来说,节约了近1万元,大大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
“以前我们在操持红白喜事时都好面子、爱攀比,大家有苦说不出,自从社区大力提倡‘包公家宴’后,节俭办事新风尚从党员干部延伸到了普通老百姓中,人情负担少了,社风民风好了,大家都支持和赞成。”龙城社区党员殷某如是说。
下一步,石塘镇将持续大力推广移风易俗行动,推出系列移风易俗“公约”,让移风易俗成为村民的文明守则。此外,石塘镇还将宣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婚丧嫁娶中持续攀升的人情消费和越来越高的酒宴规模“降温”“瘦身”。这一行为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村民们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认同率不断提升。(石塘镇纪委 供稿 陈颖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