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肥东县古城镇:精细落实垃圾分类 在“好”字上出文明

发布时间:2020-08-27 10:31:22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989


实行垃圾分类切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肥东县古城镇党委政府在精细上下功夫,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运行和监管工作,全面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在“好”字上出文明。


把教育引导做精细,培养好习惯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群众垃圾处理方式长期固牢在“一包扔”“一袋丢”的处理方式上,要实行垃圾分类,就需将教育引导做到位。为进一步将垃圾分类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每个社区皆设计垃圾分类宣传画,挑选10-15处墙面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手绘制作,图文并茂解读垃圾分类政策。镇城管中队全体工作人员上门入户发放《致广大群众关于垃圾分类的一封信》,广泛普及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腐烂垃圾、有害垃圾区分知识,引导群众将垃圾分类后投放到村指定的堆放点,避免垃圾混装混运。


把规范标准做精细,完善好体系

为有效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古城镇借鉴先进经验,加大垃圾分类基础设施配套力度,科学设置分类处理设施,按照“谁分类、谁得益”的原则,结合镇情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镇、村分别成立垃圾分类治理领导小组,对垃圾分类工作分区分片展开督查指导。每户按照“两桶一凼”的标准设置投放点,群众按照标准进行初次分类,在完成日常清扫保洁的基础上,保洁员负责对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再次分类并定时收集。此外,为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古城镇在18个社区设立了垃圾兑换超市,于滁阳社区设立了垃圾兑换中心。村民可对日常生活中的垃圾进行简单分类、收集、打包、投放,垃圾兑换超市根据不同种类垃圾进行积分,可兑换垃圾袋、洗衣粉、牙膏等生活物品。


把社会合力做精细,营造好氛围

“众人齐心,其利断金”。垃圾分类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肥东县古城镇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调动基层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多股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同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发动党员先锋、职工志愿、理论宣讲、卫生健康志愿队伍,进社区、进村居、进学校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明白纸、宣传扇、一封信,利用微信、报纸、短信等多种平台,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道虽,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垃圾分类是一场全民思想教育改革、是一次文明进步上升阶梯。肥东县古城镇多形式、多渠道、多方法精细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扔有其所”“用有所途”。(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