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走进社区孩子心里
眼前的吴欢,娇小而灵动,微笑之间,尽显当下年轻人的勃勃生机,尤其是对留守儿童如数家珍般的熟悉程度,显现她扎实的基本功。吴欢说,社区里有些留守儿童自幼就离开了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容易产生悲观、不信任、不自信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偏向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上由于缺乏家庭指导和陪伴,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进而产生厌学、逃学以及个人行为上的偏离。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留守儿童”带来的社会现象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亟待解决的课题。从3年前起成为肥东县撮镇镇先锋社区儿童主任的吴欢,在一次次与孩子们打交道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这里是由吴欢撰写的案例,她的处理方法和服务过程,值得借鉴。
案例分析
周某浩,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沟通,在他3岁多的时候爸爸就失踪了,妈妈在家带他两年,之后也改嫁了,从此跟着爷爷一起生活,成了一名彻头彻尾的留守儿童,内向、害羞,且不善于与人沟通的特点在他身上一览无遗。
孙某轩,可能因为有个姐姐缘故,所以性格相对来说比较外向,但是孩子对于父母的记忆不是很深刻,在他两三岁的时候因父母做生意失败,欠下巨额的债务,所以远离家乡一直在外打工,没有回家。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他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时光呢?
一、开启心扉,吐露心声。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内向,郁结情感太久了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危害。但他们是又那么的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所以从一开始接触他们,吴欢很少会向周某浩、孙某轩等人提及他们的爸爸妈妈,只会和他们聊一些在学校的有趣的事情,给他们带一些喜欢吃的小零食,送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慢慢放下戒备之心,喜欢一块游戏和谈心,等周某浩、孙某轩他们主动提及父母时,吴欢这才慢慢从侧面打听他们对父母、对家人,乃至对这个社会的一些认识,之后吴欢就主动带领周某浩、孙某轩等孩子们参加一些儿童的活动,从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通过和他们一起玩、一起交流,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积极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让周某浩、孙某轩等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玩,增加他们的信心。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带他们参加活动,让周某浩、孙某轩等人跟自己更亲近。伴随着每一次上门访视,吴欢更深入地了解了孩子们的一些想法和感兴趣的事情,帮扶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慢慢地,周某浩、孙某轩等人变得开朗起来了,对学习与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注重联系,保持沟通。吴欢所在的撮镇镇先锋社区为每一位建立了档案,吴欢自己也熟记了留守儿童家长和老师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每月上门进行访视,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上的困难,让孩子们时时刻刻体会到有“大姐姐”在身边保护他们。
三、扶贫助学,资金救助。大多数留守儿童主要还存在家庭困难、经济紧张,吴欢每年都会通过社区现有的一些资源和优惠政策,为孩子努力争取一些资金帮助,尤其是周某浩、孙某轩两个孩子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都得到了一笔两千元的“企业家扶贫助学资金”,帮助孩子购买学习用品,两个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通过这三年来的努力,周某浩、孙某轩和社区所有的留守孩子们一样,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信心,在学校也慢慢地和同学们相处融洽起来了。更重要的是,周某浩、孙某轩等人还和吴欢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一声声“小吴姐姐”的呼喊,让吴欢觉得无比的暖心,觉得对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吴欢表示,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只要全社会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带去一丝丝温暖的阳光,照亮他们幼小心灵,他们必将会演绎更多的精彩!( 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