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未成年人

肥东县:校园处处响起诗词歌赋声

发布时间:2020-11-03 09:28:35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5173

近期,实验小学清流诗社成员积极进行诗词歌赋创作,热情高涨。“大家通过微信群相互研讨交流,请专家修改,并通过‘搜韵’‘诗词吾爱’等网络软件,进行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的校正。先后创作现代诗、童谣、绝句、律诗、词赋四十余首,即将汇编成《清流诗刊》。”该校诗社社长王俊在和记者交流时表示,学校诗社已成为师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阵地。肥东县通过举办多项活动,从中发现并培养一大批诗词爱好者。先后举办了首届“大国工匠杯”全国诗词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诗词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共收集作品830多首。


校园是重要阵地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0月,肥东县启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成立创建领导小组以及五个专项工作小组,“诗词进校园”领导小组是其中之一。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肥东县教育主管部门印发《肥东县“诗词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县教体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县诗联学会会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部分试点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推动诗词进校园工作落到实处。





诗教队伍不断壮大

做好校园诗教工作,打造诗意校园,首先得有一大批诗词爱好者活跃在校园中,致力于推动诗词文化,润泽师生心灵。为此,肥东县举办多项活动,发现并培养一大批诗词爱好者。先后举办首届“大国工匠杯”全国诗词大赛、首届中小学教师传统诗词创作大赛,组织开展15场“诗词进校园”专题讲座,邀请名家深入校园开展辅导等。基于此,2018年以来,肥东县诗联学会新晋会员近60人,其中70%来自教育系统。“正在进行中的肥东县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诗词创作大赛,也收到很多教师的诗词作品,可以看出,还有更多老师秉持对诗词文化的传承与热爱,积极参赛。”宋伟如是说。

另据了解,在肥东县首批11所“诗词进校园”试点学校中,依托县诗联学会,已累计发展社员300余人。同时,各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地域因素,分别组建了如桃花岭、星火、众甫、采薇、圣行、清流、湖畔等富有浓浓诗意的11个校园诗社。各诗社创办或改版社报、社刊12个,如撮镇学区中心学校的《乌桕树》校刊,每期都有师生诗词作品被刊载展示。部分试点学校还开辟诗教网页、开设诗词讲堂、开办诗词公众号,为师生诗词诵读、创作、论述,提供了交流展示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肥东县诗联学会会刊《朝霞》,还遴选并发表来自肥东县教体系统会员、社员的优秀诗词作品达600余首。


诗教工作一校一品

2020年,11家诗教试点校申报了创建县级“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要达到“七有”标准,不是易事。从制度保障到活动阵地建设,从经费保障到成效显现,考量的是试点学校在落实中要结合实际推动诗教工作春风化雨。

这几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能够很好地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创建实施过程中,各试点学校在完成规定动作基础上,在“一校一品”上做文章。尚真花园小学高品位打造了诗词游园,数年坚持举办一年一届的“诗词大会”、承办“尚真杯”肥东县中小学生书法大赛,师生、家长、社会各界参与,场面宏大,形式活泼,影响广泛,育人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显现。长临河学区中心学校坚持“声律启蒙”教育,坚持办好“校园文化节”,并以“文化节”带动第二课堂,把剪纸、洪拳等非遗技艺引进校园,向游客开放。让孩子们把寻常日子过成“节”,把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撮镇学区中心学校自办校刊《乌桕树》、诗刊《烛光》,每年两期,为师生用心烹制“文化餐”。响导学校自编教材,自办“国学堂”,每周开设两节国学课程,让留守儿童捧起书本,醉心阅读,乐于诵读。“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做、走得远的特色活动,坚持做下去,就会产生效益,就会树立品牌。”吴友帮表示,坚持不搞一刀切,各试点学校必须精准定位,不盲从,避免千篇一律。根据工作计划,争取在2020年9月底前,有4至5所学校接受安徽省“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考评验收;到2021年初,力争2所以上学校接受“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考评验收,2020年秋季学期,适时启动第二批中小学校“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申创工作。


诗教工作与经典同行

近年来,县教体局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一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将经典诵读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创建文明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将学习经典名篇、著作等,纳入课程计划。保证在校学生每天有20分钟诵读经典、每周有1节诵读辅导课、每年有1次经典诵读汇报活动,营造班班读经典,人人能吟诵的良好诵读氛围。

撮镇学区中心学校组织开展中华诗词阅读、鉴赏、诵读、默写等活动,依托少年宫,开设经典诵读兴趣课程,让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长临河学区成立湖畔诗社后,带领学生到红石咀等不同特色地点,进行采风创作,并适时开展吟诵,丰富诗教工作内涵。最值得一提的是,肥东三中诵读社团先后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各1次,安徽省特等奖、一二等奖共6次、合肥市特等奖6次。肥东县实验小学的作品《赤壁情 英雄魂》获安徽省经典诵读一等奖,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奖。(宋伟  卜子英  昂卫明   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