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文明播报

李定华:让残疾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发布时间:2021-05-25 08:11:12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1590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每天早晨,悠扬的歌伴随着敲击声,在肥东县牌坊乡昙岑服装厂响起。车间内,几十位工人正在熟练地从事一些手工活,实际上,他们都是残疾人。

作为肥东县新成立的一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该服装厂吸收了37名残疾人就业。用厂长李定华的话说:“希望他们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感受到‘家’的温暖。”

给予人性化的关怀

李定华是肥东县古城镇人,一直在江苏南通做服装生意,对这一行业已非常熟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来到肥东牌坊乡创办服装厂,招收残疾人工人,也是想为家乡做些贡献。

据了解,服装厂里的工人都患有智力或肢体上的残疾。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双休和法定节假日都放假。

最近,工人们在组装装饰墙,女工负责给塑料叶子穿孔,男工负责把叶子钉在网格上,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作为负责人,李定华几乎每天都会来工厂,毕竟,工人们身体都不健全,“会不会发病?有没有记得吃药?”这一切,他都时刻牵挂着。

上午10点,车间里响起了几首欢快的歌曲。“大家都休息一会吧,放松一下。”李定华对工人们说。大家伙便陆续放下手头的工作,有的听歌,有的玩起了手机,还有的开心地聊着天。

李定华对工人们的关心,不仅体现在管理上的人性化,也有生活上的照顾:每天为工人提供两荤一素免费午餐,此外,还有专门的午休室、阅览室和康复室供工人使用。每天中午,李定华还会提醒四位工人按时吃药……

快乐工作享受生活

今年30岁的张丽丽是车间小组长。十年前,在一次车祸中她摔伤了双腿,之后,腰部又做了手术。虽说现在能勉强走路,但是上不了楼梯,而且不能久站。

虽说肢体有残缺,可小张头脑灵活、眼疾手快,不仅活干得好,还帮着老板处理厂里不少琐事。

“这里的工作挺轻松的,不累,离家也近。”张丽丽笑着告诉记者,“这儿氛围很好,大家伙经常一起唱歌说话,很放松的。”

前不久,在工厂开业时,工人们排练了大合唱《感恩的心》。“最开始,大家都不太愿意唱,我就给大家做工作,鼓励他们,现在大家都喜欢上唱歌了。”张丽丽说。

今年58岁的司武海是服装厂里年龄最大的。他因为幼年患过小儿麻痹症,腿脚一直不好。以前,他一直开着三轮车送人拉货。为了照顾家里83岁的母亲,经村里介绍,他来此工作。令他没想到的是,这里工作环境好,伙食也好,而且干活还不累。“我都快60岁了,没想到,像我这样的残疾人,还能有个上班的地方,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啊。”司武海激动地说。

拒绝歧视互相包容

对于李定华来说,他对工人们并没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却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杜绝歧视。厂里有一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刚来时,干活总是心不在焉。原来,有的工人会笑话他,还学他走路。得知此事后,李定华特意开会,严肃地告诫工人:“我们的群体里没有歧视,以后谁要是嘲笑别人,学别人弱点,就不用来上班了。”

之后,车间内再也没有嘲笑和歧视,那个小伙子也一改之前工作不尽心的状态,从最不努力的,变成了车间里最努力最勤奋的。看到这一切,李定华心里十分宽慰。

据了解,像牌坊乡这样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肥东县目前一共有16家,帮助了4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刘雨辰  赵杰  张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