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廉政文化“活”起来
今年以来,肥东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严从实、抓细抓小,在移风易俗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上不断发力,打造包公廉政文化品牌,持续以浓厚的宣传氛围和创新有效的举措,努力开创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新局面,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包公家宴进校园
为把乡风文明与廉政文化、包公文化相结合,遏制铺张浪费的陋习旧俗,肥东县开展包公廉政文化进美术课堂活动,创新宣传和推广“包公家宴”活动。头戴厨师帽、腰系红围裙、面戴白口罩……4月14日,一堂蕴含浓浓“肥东味道”的美术课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东实验学校精彩呈现,30位五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精心“烹饪”“包公家宴”,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包公家宴进社区
为推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传承清俭廉明的包公精神,倡导包公家宴“节约、绿色、健康、传承”的深层内涵,5月5日,张集乡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妈妈的‘包公家宴’”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是美育和德育的深度融合,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们的热情,发扬了“倡节俭 树新风”的新时代精神。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养成节约的习惯,并将习惯带回家,向家人宣传和推广“包公家宴”,从而营造出“一人节约,全家节约”的浓厚氛围。
包公家宴进机关
5月28日,肥东县首个“包公家宴职工食堂”揭牌仪式在肥东县税务局举行,标志着“包公家宴”正式走进机关食堂,持续擦亮包公廉政文化品牌。据了解,此次肥东县举行“包公家宴职工食堂”揭牌,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的再学习、再部署,又是对“包公家宴”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再宣传、再推进。同时,也是肥东县践行“学党史、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了解,肥东县2017年起推出“包公家宴”,先后制定了“包公家宴”菜谱,设立“包公家宴”试点乡镇,从4个增加到7个,建设“包公家宴大食堂”,打造群众日常操办红白喜事的基地,建立了“包公家宴”食材基地,全面提升了包公家宴的品质,形成了“农户申报-理事会备案-理事会成员上门指导-执行包公家宴”一整套红白喜事流程。在县直、乡镇机关食堂推广“包公家宴”,公务接待时推荐使用“包公家宴”,开展了“集体婚礼”“家门口的婚礼”“高校学子欢送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移风易俗活动,让群众逐渐摆脱面子包袱和经济负累。如今,“我家办喜事,就用包公家宴”的观念在肥东已深入人心。(王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