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浓情端午“粽”是情 志愿服务暖人心
端午飘香、粽叶传情。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肥东县各地开展了“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释放出浓浓温情,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内涵。
齐包粽子关爱高龄老党员
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联络邻里感情,增强社区凝聚力,使广大社区居民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桥头集镇梅山社区在社区党员活动室共同开展“粽香端午”包粽子主题党日活动。
社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们将提前准备好的糯米、粽叶、蜜枣、腊肉、绳子等必备材料一一摆上桌,等待参加活动的党员群众。不一会儿党员群众陆续到来,部分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居民群众手拿粽叶,麻利地将粽叶裹成小漏斗形状,填入腊肉、糯米、红枣,一手扯绳一手转粽子,一个个有棱有角的鲜绿色粽子就成形了。大家一边包着粽子,一边交流端午节的习俗,忙得不亦乐乎,整个活动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充满了浓郁的端午气息。
经过大家两个小时的努力,一个个香味四溢的粽子就呈现在眼前。
随后,社区党员志愿者们分别把粽子送到了各自辖区高龄党员家中,为他们送去节日的关怀,并嘱咐他们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要注意休息、注意安全、注意防暑降温、保重身体,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端午节浓厚的节日氛围。
迎端午宣创城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倡导广大群众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来,不断巩固循环园文明创建成果。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循环园的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小扇子、环保袋,耐心向群众讲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参与度和认可度,做到文明创建人人参与、创建成果人人共享。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小扇子300余个、环保袋300个,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度。
巧手做香囊趣味迎端午
为让居民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促进邻里和谐。店埠镇和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我们的节日-迎端午乐邻里”趣味手工香囊制作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首先准备了针线、布袋、艾草等制作香囊的材料,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了制作方法,随后,大家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制作,穿针、缝线、装艾草……现场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老人们慧心巧思、动作娴熟,不一会功夫,一件件做工精致、创意新颖、惟妙惟肖的香囊作品便呈现在大家面前,老人们手捧作品合影留念。
感受传统文化 促进邻里和谐
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为了更好地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八斗镇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6月10日上午八点,社区干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志愿者们便带着已经备好的材料来到八斗社区活动室,白嫩的糯米、翠绿的粽叶、甜甜的蜜枣、喷香的腊肉摆满了长长一桌,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一片。大家欢聚一堂,既增进了干部们之间的感情,也增加了社区凝聚力。浓浓的节日氛围下,大家带着对未来的期许,把爱心融入每一个粽子,为社区道德模范、老战士和老党员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衷心的祝愿。
粽子煮好后,志愿者们忙不停地赶到各位老党员家,为他们送去粽子和牛奶,并关切地询问其近况,转达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深厚关怀。看到志愿者们的到来,老党员们笑容满面,感谢组织对他们的惦记,时常关照他们,让他们提前感受到端午佳节的温暖。
此次活动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增强了老党员们对党的归属感,让广大群众亲身体验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民俗的文化魅力。
端午传文明关爱残疾人
6月10日上午,肥东公路分中心和牌坊乡共10名志愿者一起来到牌坊乡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开展“端午传文明 永远跟党走”现场包粽子送关爱主题活动。
一大早,公路分中心的志愿者们就开始做起了准备工作,把提前泡好的糯米、红枣、粽叶等食材清洗干净并整理好,随后集中乘车前往牌坊乡。在牌坊乡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会议室里,志愿者们忙得热火朝天,她们精神饱满、劲头十足,捋粽叶、填糯米、封口、扎捆,一个个粽子在她们灵巧的手中翻转飞舞。不一会儿功夫,三角形、枕头形、长条形的,各式各样的漂亮粽子瞬间成型,变成一个个美味的佳品。“这是我包的最有意义的爱心粽,希望这里的同志们能喜欢。”志愿者钟蓉蓉一边包粽子,一边传授包粽子方法,现场一片欢乐。待一百余个爱心粽包制好时,志愿者吴冬梅才发现,手上被线绳勒出了几条小口子,“这没啥,只要大家能吃上放心粽,我们的心就甜嘞”。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残疾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而且也使大家在互帮互助的包粽子过程中,增进了与残疾人之间的沟通联系,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度过了一个温馨难忘的端午节。(肥东文明网谢少凡 王静综合)
上一篇:古城镇:慰问老党员 关怀暖人心
下一篇:肥东县:防治污染提升城乡环境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