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蕾:善做儿童工作的“95后”
上个周末,肥东县众兴乡开展了一场“我动手,我快乐”的六一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在废弃的容器里装入适量的泥土或水,植入种子,并进行施肥、灌溉等。现场,来自众兴社区的儿童主任高蕾陪着孩子们一起动手,快乐的表情洋溢在他们脸上。
高蕾是个“95后”,在村里从事儿童主任已有三年多,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认真学习、快乐玩耍是他最开心的事儿了。
耐心沟通陪伴孩子成长
高蕾很喜欢小孩子,也十分能和孩子处得来,这也是她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社区里年轻人少,很多工作的重担都压到了她们身上。除了照顾孩子,她还要负责照顾社区里的留守老人,同时兼顾社区里其他琐事。但她从来没说过辛苦,每次看到孩子脸上稚嫩的笑容,高蕾的心里都充满了满足感。
这些孩子的情况,不仅仅写在了资料表格上,更是牢牢记忆在高蕾的心中。她所负责的几名留守儿童,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13岁。为了能和孩子们相处好,高蕾在走访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她看了一些书籍,以及关于留守儿童的大量报道,试着让自己走入这些留守儿童的心里,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及喜欢什么沟通方式。
最开始,这份工作并不轻松,即便经过了周密的准备,但在第一次去留守儿童乐乐(化名)家走访时,孩子在房间里不愿出来。而在与高蕾面对面对话时,孩子也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渐渐地,高蕾发现他很怕陌生人,而且不愿意和外界接触。一次、两次、三次……经过多次走访,高蕾总算和乐乐成了“熟人”,她发现,只要帮助孩子解开内心的结,孩子还是有着活泼开朗的一面。“现在小孩见到我不怕了,他会主动和我说话, 我问问题他也会回答,有时还会对我做鬼脸呢!”高蕾说。
与孩子相处多了,高蕾也掌握了更多的技巧与诀窍。她认为,“小孩子天性就是活泼开朗的,但是家人突然不在,孩子会感到寂寞和害怕,他们就变得不信任陌生人。我也是见他们多了才建立起信任,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需要很多耐心。”
每周,高蕾要走访每个孩子至少一次,她还常常自掏腰包给孩子们送礼物。这不,去年过节,她就给孩子们买了足球、乒乓球等运动用品,孩子们爱不释手。
让孩子尽享“快乐六一”
在高蕾接触的孩子中,也有几个性格比较开朗的。这类孩子大多被爷爷奶奶带大,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但在大大咧咧的外表下也有微小的心结。今年11岁的欣欣(化名)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试考了前几名的时候,孩子总会迫不及待地和其他人说。在高蕾眼里,这是孩子急切想要得到认可的表现。每次,她都会夸赞并鼓励孩子,希望她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平时,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向高蕾反馈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渐渐地,她发现,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偏科等问题。为此,在访问这些孩子时,她还会为孩子们讲解学习知识点,帮助孩子们提升成绩。
据了解,每个月,村里都至少为留守儿童开展一次集体活动,遇到母亲节、六一这样节点的时候更会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去年,高蕾与男友完婚。暂时还没有小孩的她,已经将这份经常和孩子们接触的工作,作为她成为“母亲”的铺垫。
高蕾说,以前她每天都会回家,但是随着工作繁忙,她只能在周末回家。平时晚上来到办公室加班,对她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闲暇时,她就出去散散步、听听歌。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高蕾这段时间正将防溺水的知识普及给一个个孩子。她表示,对于孩子们来说,安全最重要,尤其是夏季天热的时候。(刘雨辰 赵杰 张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