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时代文明实践经典案例

【文明实践经典案例】之二:“志愿服务+农技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6-29 09:53:56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fdwmw 阅读次数:
5529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来,县农业农村局组建农技推广志愿服务队,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宣传方式,深入基层走进各乡镇开展农技推广志愿服务活动。

县农业农村局将志愿服务与自身工作职能相结合,积极孵化“志愿服务+农技推广”的志愿服务新形式,组建了-支农技推广志愿服务队,旨在深入基层开展农技推广,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建立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推服务。县农业农村局充分吸纳全县优秀农业干部、农技人员、致富能手等,建立了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技推广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们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争当惠农政策的“传播者”、 农业生产的“参与者”、为民服务的“志愿者”。截至目前,已遴选了183名农技推广服务志愿者,深入一线开展包村联户农技推广志愿服务,进村入户普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共联系科技示范户915户,辐射带动农户11000多户。同时,开设“田头课堂"和“农民云课堂”, 举办各类培训80余场次,培训实用技术5万人次。


聚焦群众解难题,保障农民促增收。县农业农村局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重点抓好春耕备耕、夏种夏收、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障农民丰产增收,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积极组织农技推广志愿服务队对接石塘镇200多户自种自养贫困户,开展“百名技术员、千次送服务”主题技术指导活动,实地解决种养技术难题320多个。

引导全县300多粮农利用冬闲田扩种油菜4万余亩,发展“稻油轮作”,亩均产达180公斤以上,亩增收超600元。在白龙、古城等乡镇带领50多农户发展芝麻、高粱机械化种植,将“低产田”变成农户的“增收田”,亩均增收500多元。


线上线下相结合,疫情期间保春耕。春耕备耕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百名农技志愿者众志成城、全员参与,迅速组织本土植保无人机飞防组织出动无人机350余架次义务开展消毒工作。创新开展“线上+线下”农技服务,快速推动农业复工复产,有效保障疫情期间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努力保障农民生命安全,降低生产损失。同时,充分利用益农信息社、短信、微信等信息化手段,线上为农民答疑解惑,足不出户满足农民春耕技术需求。累计开展线下技术服务1000多次,发送病虫草害防治、在地农作物春管措施、春耕备耕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信息20000余条,技术指导服务面积约100万亩。


党建引领有高度,党日活动传农技。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党的建设,夯实组织基础,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志愿服务+农技推广”,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了党建、志愿服务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互促进。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组织技术人员赴全县各乡镇开展“科技帮扶送温暖”主题党日活动,进行农业政策宣传和栽培技术培训。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结合支部党日活动,组织农机技术党员志愿者,为农户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开展农机维修指导活动等。

“志愿服务+农技推广”模式是县农业农村局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次积极探索,农技推广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为广大农民朋友“传经送宝”,一系列“农技惠民”志愿服务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